我是一名二年级的学生了,看着06级的学长们都开始半天实习了,不禁想起了自己假期当会计的经历。
由于自己所学是财会专业,所以在进行了1年多的财会学习之后,我怀着一种美好的憧憬来到了常州华南机械电子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实习生涯。
刚到会计部,阿姨就叫我先看她们以往所制的会计凭证。因为学过类似的,所以对于凭证不以为然一扫而过,总以为凭着记忆对于区区原始凭证可以熟练操作。可就是这种浮躁的态度让我忽视了会计循环的基石——会计分录。在做账的时候我只把业务粗略地看了一遍就开始下笔填写,觉得这种工作简直就是小儿科嘛。直到做试算平衡表时发现借贷做不平才意识到自己前面做错了。例如:借:原材料11131.62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892.38元,贷:应付账款13024.00元,由于自己的粗心将原材料的金额写成了11131.63元,这样导致试算平衡表因一分钱不平,我只好把做好的分录一笔笔和原始发票重新核对、计算。那以后,我经常把记账凭证、账本拿出来看,不断地提醒自己:做账需要严谨、仔细。
填制好凭证就进入记帐程序了。在学校里练习的时候一次性不可能做太多的业务题,所以不觉得烦累,实际中却做着重复量如此大的工作,做到最后,我忍无可忍地把账单往桌子上一扔,然而阿姨告诉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那么没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是很难胜任的,我猛地察觉到刚才的举动实在是太无知了,扔了就能解决问题了吗,于是我默默地捡起账单重新开始填起。因为一出错并不能随便用橡皮檫涂了就算了,每一个步骤都有严格的要求。当我写错数字时就要用红笔划横线,再盖上责任人的章;写摘要栏时,我觉得把它写中间能够好看些出于好心我特意那样做了,当我得意地给阿姨看时她很生气地怪我自作聪明,我顿时为自己感到羞耻。这是在做账不是在玩过家家,不是我想怎样就能怎样的,我后悔自认为的小聪明,后来才知道为了防止摘要栏被人任意篡改所以要顶格书写……如此繁琐的程序让我不敢有丁点马虎,这并不是做作业时或考试时出错了就扣分而已,这是关乎一个企业的帐务,是一个企业以后制定发展计划的依据。
所有的帐记好了,接下来就结帐。结帐最麻烦的就是结算期间费用和税费了,按计算机都按到手酸,而且一不留神就会出错,必须复查两三次才行。一开始我掌握了计算公式就以为按计算机这样的小事就不在话下了,可就因粗心大意反而算错了不少数据,好在阿姨教我先用铅笔写,否则账本真要出现:“祖国江山一片红”了。
在实习期间,我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会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登账登得错漏百出。愈错愈烦,愈烦愈错,这只会导致“雪上加霜”。反之,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会左右逢源。越做越觉乐趣,越做越起劲。
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要求和方法:做账要的就是细心不骄傲的心态。其实说累每个工作都会有,说有趣自然也有。这就像梁启超说的:凡职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