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讲座真有意思,大开眼界啊!”
“就是,原来流行音乐中有这么多看点。若在古时,说不定我也能成诗人。呵呵!”
12月11日下午,自动化工程系在校报告厅B先后举行了两场讲座:《中德职业教育比较》、《流行音乐中的文学元素》,学生听完讲座反映热烈。
众所周知,德国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正如其职业教育对经济的推动力一样,举世瞩目并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相对于学校制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得到了确切保证。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在《中德职业教育比较》的讲座中,周惠文老师从德国的教育体制、学制安排、专业设置等方面,配以详细的文字介绍和生动的图片,全面地向同学们介绍了德国的职业教育。当同学们看到在德国,当个瓦匠、制肉工都要进行系统专业的学习和培训三年后才能上岗,不禁惊叹这个国家的严谨,这一讲座对同学们的触动很大。
在《流行音乐中的文学元素》讲座中,赵菁老师从诗歌的源头开始讲起,借“曲”还魂——从古典文学诗词直接入手,《诗经》、乐府诗、唐诗、宋词、元曲,与同学们共同赏析了《诗经·蒹葭》、《我住长江头》。《蒹葭》中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当我们处在与“在水一方”类似的境遇时,应当欣赏的是它的锐意追求,而不是它的悲观失望。通过讲解,同学们感悟了人生真谛,讲座上大家还一起欣赏了邓丽君的《在水一方》、《思君》等。此时此刻,邓丽君温婉甜美的音乐最生动地诠释了诗歌的意境。
自动化工程系在这学期安排了众多的讲座,内容涉及文学、专业技术、人文地理等等。力求让同学们身在学校即能开阔眼界,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