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 正文
在集训队的那些日子
[来源:本站 | 作者(文/图):信息工程系0831班:赵辉 | 日期:2009年11月23日 | 浏览15276 次]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有幸报名参加了一次由学校为比赛而举办的集中训练的活动。起初的我只是报着点点好奇心态。
  直到在在一次表彰大会上,我看到他人为学校获奖,建功,并且自己也拿到了丰厚的奖金,我的心里也激起了拼搏的劲头。
  但,且不要说在校外能获奖夺金,就是能获得一次为学校参赛的机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次的集训预备队共有20人之多,这20人来自不同的班级,不同年级,有的早已学过此项目,而有的确实是刚刚接触专业不久的新生,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精英。
  在集训队里,我常常有不懂的地方,经常会遇到一些未学过的知识,老师不可能从基础再为你详细讲解,这只能靠你在一些难得的空余时间去理解,去学习。
  时间就在这些枯燥的学习中度过,于是,最后的选拔之日即将临近。由于种种原因,集训队里只剩下了9个人。而这9个人每个人之有4/9的可能性正式获得最终的参赛名额。与他人比较一下,我并没有什么优势,所以,那时的我也有放弃的打算。
  紧张的考试终于结束了,我的答卷只能算是马马虎虎吧!
  老天往往也会眷恋人一下,我,成功得到了最后的四个名额之一,我也因此而感到庆幸。
  我们拥有了独立的集训教室,拥有了独立的作业电脑,从这点可以看出学校是为此花了大价钱,是非常重视我们的。
  正式进入集训队了,反而变得闲了点,我们除了做做以往比赛的题目,也并没有上什么新课程。因为老师很忙,大多数是自由练习时间,因此我们的基本功打得很牢固。
  一天一天逝去。也许是太容易了,或者是太戏剧了,市里取消了这个项目的比赛,在老师的宣布中我们的集训队解散了。
  似乎,在大家看来,这就是一场闹剧吧!而我却不以为然。在集训队的这些日子我学到了很多,所以离开集训队,我也并不感到空虚。学习是一生的事情,参加比赛也只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有一句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 在课堂,在家里,我也是一样的学习。也许,我会学得更好!


版权所有: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常州经济开发区富民路296号 邮箱:lgjoff@163.com 邮编:213025 电话:0519-68785200 苏ICP备10006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