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中国革命斗争史上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他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他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和青年运动卓越的领导人,他就是——张太雷。
它座落在常州市清凉路子和里3号,也就是清凉寺对面的一条已经被人遗忘的小巷子里。我带领着手语社成员,走在这条僻静的小巷子里,白墙黑瓦的房子,看起来很是肃穆。我们来到张太雷故居门前,看到了当年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张太雷故居”五个大字,如今已被制成红底金子匾额,镶嵌在大门正上方。
经管理员介绍,张太雷纪念馆是由他的故居、生平事迹陈列室和团史陈列室三部分组成。于是我们便开始深入了解张太雷这个人。
一进后院,张太雷巨大的雕像,形象而又深刻地树立在人们的面前,仿佛是在迎接每一位来此参观的游客。走进他的故居,右边是张太雷母亲的卧室,里面的装饰十分简洁,最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一张黑白照片,据悉,1898年6月17日,张太雷生于常州西门外西仓街薛天兴皮行后外祖父薛锦元家,这是童年的张太雷在祖父怀中的留影。左手的房间是张太雷夫妻的卧室,他与陆静华结婚,生有二女一子。他们的书桌上有一盏很旧、很古老、很值得留念的油灯。可以想象多少个夜晚他们就靠这盏小油灯,在思考国家大事,撰写论文或报告;又有多少个夜晚,因为工作的劳累,在油灯的照耀下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再往故居后面走,左手是他们子女的房间,后面的光线不是很好,但是厨房却十分明亮,原因是它的屋顶开了一个天窗,虽然窗户小,但是光线却很好。仔细观察,发现有个小小的铜镜,小小的洗脸盆,小小的架子,感觉特别迷你,也许过去的他们就用这个来洗漱的吧!
走出故居,来到他生平事迹陈列室,一张张鲜活的图片映入眼帘。就在1927年12月12日中午,张太雷在广场丰宁路西瓜园广场主持召开工农兵拥护苏维埃政府大会。在前往指挥作战途中,遭敌伏击,身中三弹,壮烈牺牲,时年年仅29岁。陈列室还陈列了他的遗物,手表和毛毯等。还有在张太雷牺牲后,条件虽然十分艰苦,但是陆静华仍然抚养教育三个子女继承父志。儿子张一阳“皖南事变”后被俘于上饶集中营,在狱中坚持斗争,宁死不屈,牺牲时还不满18岁。
我们通过参观学习,了解了张太雷的奋斗历程,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他的爱国精神,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好好学习各门功课和专业技能,为国家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