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下午,南京金陵分院副校长方道生、汽车技术系主任刘娟娟及创新团队成员一行8人来我校开展交流活动。副校长杨昕、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盛希宁、新能源学院院长史庭足及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聚焦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与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发展,旨在深化校际合作,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杨昕致辞,对南京金陵分院一行表示欢迎。他详细介绍了常州刘国钧分院的校名由来、发展历程以及六大专业学院的专业设置与现状。经过多年发展,学校形成了智能制造、新能源、软件数据、数字经济、艺术设计、应用技术等六大专业学院的办学格局,各专业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与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方道生介绍了南京金陵分院新能源汽车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情况。该团队以“匠心聚能,智驭前行”为理念,专注新能源汽车专业教材与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建设及校企深度融合。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教学大赛、课题研究,成绩斐然。同时,团队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与研发中心,为教师提供实践锻炼机会,提升专业能力,并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盛希宁详细介绍了智能制造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成果。作为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和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该专业群以“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为核心,通过优化团队协作、推进师资能力提升、完善校企协同机制、创新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等举措,打造了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团队成员在教学、科研、技能大赛等方面成果丰硕,获国家级及省级教学成果奖。
史庭足汇报了新能源学院汽车专业建设情况,从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成果、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汽车专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涵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新能源汽车技术等多个专业方向的完善体系。学院积极探索校企“三融四共”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三教改革,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积极培养高技能人才。
与会人员参观了新能源学院汽车教学工厂。毕善汕向大家介绍了汽车教学工厂的建设思路和功能规划,并分享了学院在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以及相关硬件设施的建设情况。
交流活动为两校搭建了良好沟通平台,促进了校际交流与合作,为新能源汽车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双方均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交流互动,携手共进,为职业教育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