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经济系 >> 正文
压力之下,逐成自我
[来源:经济管理系 | 作者(文/图):1912班方佳 | 日期:2023年4月24日 | 浏览941 次]

俗话说得好,“压力便是动力”, 压力虽然产生于人们的消极信念和负性感受,但它也可以成为我们人生的助推器,能激发我们的潜能,促使我们努力走出不利的处境,促发我们持之以恒挑战,产生冲向成功的动力。

贝佛里奇曾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处于逆境时做出。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可能成为精神的兴奋剂。”从古至今便一直如此。野兽的侵扰使人类学会了使用火以及制造武器,决堤的河流给予我们启发,利用流水的动力建造起水电站,是转换的智慧。这何尝不是肉体及思想上的突破呢?上世纪五十年代,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在美苏航天技术垄断的全球格局下,肩扛巨大压力,最终成就了“两弹一星”。正是有压力,才有了改革创新的动力,故能推动我国科技水平的发展。压力是成功的路上必不可少的动力,现在的我们,万万不能当“佛系青年”,对任何事物都一副随意的态度,不积极进取,确把之当成一种标配,而究其根源在于缺少了压力和动力。

生活瞬息万变,我们无法预测会面对什么样的压力,可我仍想像溪流那样,纵然有巨石阻挡,也有涓涓细流奔腾不息,将压力内化成自驱力。利用适度的压力,先为自己设置一个容易完成的小目标,切勿好高骛远,之后逐步增加难度,提升自我的能力,同时告诫自己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克制住对于即时性满足的渴望,不要过度苛求于眼前的舒适,而是要追求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来获得让自己欣喜的成就。当我们知晓生活的压力却依旧热爱它,认识生活的阴暗面却勇于拥抱它,自然能由内而外的获得生活的意义。

一帆风顺的前途固然让人艳羡,但汗水浇筑的脚印更值得倾佩。面对压力,带着它共生起舞,生活得以柳暗花明。



版权所有: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常州经济开发区富民路296号 邮箱:lgjoff@163.com 邮编:213025 电话:0519-68785200 苏ICP备10006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