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经济系 >> 正文
淬匠心之火,筑梦时代之歌
[来源:经济管理系 | 作者(文/图):202016 候朋 | 日期:2023年4月10日 | 浏览1067 次]

纪录片《匠心》中有一句话我一直铭记于心“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我认为这句话是想向我们传递一种态度——追求卓越、积极进取以及不断创新。

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工匠精神》中也非常明确指出了关于工匠精神的内涵:爱国敬业、心无旁骛、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道技合一、传承创新的精神;而对于这些精神我总结出一些要求:担当、真情、细节、极致、练技、修心、尊师、重道、传承、创新。我想我们在生活中开始慢慢践行这些个要求的时候,那些在彼岸的精神一定会被我们所领悟所吸纳,在慢慢的生命长河里,我们的矢志不渝终有一天会让我们领悟这工匠精神的精华之魄。

读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工匠精神》后,我静下心来思考到底何为工匠精神?是文人骚客字字斟酌后写下的千古名句,在李清照笔下的“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是司马迁耗尽毕生心血著就的《史记》中无数句脍炙人口的言语;是无数大国工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在徐立平的身上可谓是体现的淋漓尽致,“雕刻”火药几十载不顾安危只为祖国的航天工程事业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把理想照进现实,把情怀洒向宇宙,这是专属于每个为航天事业贡献与付出之人的独特浪漫。

如果说在李白、苏轼这样的诗词之人身上体现出的是真情、细节,那我想在徐立平身上体现的便是极致与担当。岁月的长河沉淀的是历史的泥沙,五千年岁月更迭之中,让一代代的炎黄子孙传承并发扬这样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也是追求极致的精神。或许一个人拥有了工匠精神对其本身可能没有很大的利,但却可以长久造福于世。大国工匠们,奋斗在生产的第一线,他们用他们的才干与敬业的态度,用自己的一生来书写传奇而壮丽的物语和故事。即使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工匠但只要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存在便为我们这个时代擦亮一层底色,为我们的社会增光添彩,甚至让中国乃至世界震惊、叹服亦或是点赞。胡双钱,一个很陌生的名字,如果不是在此提及,我想不会有人去了解,一名普通的工匠靠着自己的经验和一双手成为了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我们对于工匠这个词的定义是模糊的但也可以说是不限的,工匠是一个中国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离的职业诸如木匠、铁匠都可以称之为工匠。他们用精湛的技术为传统生活描绘了一幅亮丽的图画,在如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中,一些工匠或许多多少少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就像过去的“手工时代”可能一件好的手工作品都不是一个工匠尽其力就可以完成的,爷爷做出粗胚,然后父亲完成粗工,最后由孙子再精雕细琢,穷其三代方才打造出一件精湛的制品。更不用提陆陆续续建造了一千多年的莫高窟,如此庞大的工程,完全无法想象这是多少代工匠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留下的瑰宝和文化。

工匠不仅仅是工匠,不仅仅是像它表面那样只是一个辞藻,它所蕴含的东西是无与伦比的,它代表着的是一个时代的气息。《工匠精神》中写道:“一旦你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让人家敬重的关键。”我想或许这是对工匠精神最纯真的呈现与理解。

“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身为青年一代,我们应以青春之名去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书写在这个时代中属于我们的“工匠故事”,也一定要发挥我们身为主力军的作用,在继承工匠精神的同时不仅是传承更要去创新。而作为一名学生,更应在学习和技能中体现出工匠精神。因为我们所做一切只为中华,我们目光所至皆为华夏未来,我们闪耀出工匠精神的光辉,这便是我们的信仰。



版权所有: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常州经济开发区富民路296号 邮箱:lgjoff@163.com 邮编:213025 电话:0519-68785200 苏ICP备10006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