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本科部 >> 正文
曲高未必人不识
[来源:本科部 | 作者(文/图):202003 徐筱晗 | 日期:2022年6月28日 | 浏览5771 次]

“可叹——”耳边咿咿呀呀的唱着戏曲,思绪慢慢飘向从前,在我小的时候,姥爷、姥姥闲来无事就喜欢看戏曲频道,而年幼的我看着电视里粉墨浓妆的角色,听不懂他们咿咿呀呀地在唱些什么,就盼着快点演完换台。我想,也许是我欣赏不来戏曲吧。我们之间也隔着明显的代际差异。

这样算来,这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认认真真地听完一首戏曲。虽然我是不懂其中门道的,但我逐渐发现了戏曲之美。戏曲会引人入境,能够让你沉醉其中。

“蛛丝覆绝烂柯礁,雪匿鸿迹销……”随着我逐渐长大,戏曲也慢慢地淡出视野,我的生活中似乎再也看不见它的踪迹。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只清楚戏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近些年,国家越发重视戏曲教育,大力弘扬宣传保护非遗,戏曲自然首当其冲,更有大戏剧师将戏曲火遍全国……于是近年来各大音乐网站、APP,含有几小段戏腔的音乐层出不穷、不接遐迩,戏曲又开始走进我的生活。刚开始还给人感觉很新潮,可久了便会腻了,虽说加了戏腔,可本质还是流行音乐,戏曲是这种样子的吗?我的内心有几分小小的抵触。戏曲的创作从来不易。每一个字、词、音都需要细细揣摩,往往一句话就要修改数次。上下文要联系流畅不跳脱,最重要的是如何打动人心,引起观众的共鸣。

后来,有一家游戏公司,他们将传统戏曲与现代风格音乐相融合,向我展示了一段完全的、崭新的戏曲模样,产生了奇妙而又震撼人心的碰撞!

我的新、眼为面前戏曲所吸引,一刻也不愿转移。等我听完还意犹未尽,分享给家人后,我才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我与戏曲的距离...变近了。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近到触手可碰、且眼可闻、心之所向的地步。这种距离感的减少是平常无法感受到的、思索是却幡然醒悟的。在那之后,我又听了许多不同版本的:秦腔、天津快板、粤剧;青衣、武旦、老生……一个个陌生而又眼熟的词汇,在我眼前交织组成了海纳百川、庞博阔大的中华文化。

“曲高未必人不识,自有知音和清词”相信不只是我,还会有更多、更多的人感受到新潮与传统戏曲的魅力。202003-2.jpg




版权所有: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常州经济开发区富民路296号 邮箱:lgjoff@163.com 邮编:213025 电话:0519-68785200 苏ICP备10006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