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这本书以解放前夕“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敌我斗争为主线,展开了对当时国统区阶级斗争全貌的描写。全书通过三条斗争线索,集中营的狱中斗争,重庆城内的学生运动和地下工作,农村根据地的武装斗争,联系广阔的社会背景,形成纷繁的斗争场面,同时,又用川东地下党机关报《挺进报》的斗争情节,把这三条斗争线索连接起来,汇聚到狱中斗争上,集中描写革命者为迎接全国解放,挫败敌人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
作者以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再现了,国民党统治行将覆灭,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成功地塑造了许云峰、江姐、陈岗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光彩照人,感人至深。同时让反面人物的塑造的很有特色,既揭示了他们的反动本质,又不流于脸谱化,作品结构错综复杂又富于变化,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烘托气氛,语言朴实,比较悲壮,被誉为“革命的教育书”。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发生在渣滓洞和白公馆的故事。被关押在渣滓洞和白公馆的革命者凭借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革命信仰,与敌人展开了一场胜利前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通过江姐、许云峰、成岗等鲜明的革命者形象,展现的那一段震撼人心的革命斗争历程。同时,作者将狱中斗争、重庆地下党活动、学生运动以及农村武装斗争等线索结合在一起,向人们展现了重庆解放前这一最黑暗时期革命者,为迎接解放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
在《红岩》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许云峰这个人物,书中有个情节描写到:许云峰到沙坪书店后,以犀利的眼光发现了许多反常的细节,并通过推理从中发现了破绽,从中可以反映出许云峰警觉的性格特点以及他具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在这之后,通过与甫志高的行为的对比,在危险面前,甫志高为了个人利益,沦为可耻的叛徒,而许云峰为了保护组织和同志,挺身而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这种鲜明对比表现出了他作为真正的共产党人崇高的献身精神和对革命的无限忠贞。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面对敌人精心设计的骗局,许云峰不悲不亢,镇定从容,并当众揭穿了敌人的阴谋,面对毛人凤的威逼利诱,许云峰针锋相对,慷慨陈词,使对手狼狈不堪,这塑造出了许云峰坚贞不屈,机智勇敢的形象。
书中除了有像许云峰这样坚贞不屈,不卑不亢,机智勇敢的共产党人,还有许多怀着崇高理想不畏牺牲的革命烈士,这些人物为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应用奋斗的革命精神。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学习他们这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