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节约,人人有责 。“俭以养德”,自古以来,节俭一直是中华民族值得彰扬的美德。但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浪费的急剧加大,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根据这一实例,202001班为此展开主题班会——“今天你节约了吗”,由本班组织委员盛俊恺主持。
本次班会强调,自然资源是自然界赋予宝贵财物,它包括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野生生物、各种矿物和能源等,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和享受的物质与空间。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
就拿水资源来说,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用水量不断增加,加上水污染日益严重,使许多本来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遭到破坏。目前世界上60%的地区面临供水不足,已有20%的人口难以得到清洁水,50%的人口无法得到卫生用水。许多国家用水紧张,近年来美国、日本及东欧许多国家都出现了水资源不足的问题,甚至连淡水资源比较丰富的俄罗斯与加拿大,有些地区也受到缺水的威胁。非洲的一些国家连年干旱,缺水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存。有人预计,水危机将成为21世纪城市里“最容易引起争端的问题”。
提倡节约,人人有责 。“俭以养德”,自古以来,节俭一直是中华民族值得彰扬的美德。我们中国,之所以要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因为中国浪费不起。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每个人只要浪费一点,就会有一个庞大的数字等着我们。
浪费与污染造成的影响,是极具破坏力的力量,会成为自然灾害千倍百倍地偿还在人类身上。无论是在生产过程,还是在生活领域,都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由节俭败由奢”,对一个国家如此,对一个家庭也是如此。人类不只我们这一代,还有我们的子子孙孙,就算现在的自然资源还够我们这一代用,但如果我们都用光了,我们的子子孙孙用什么呢?所以我们不能那么自私,应该要为未来的人类着想,珍惜自然资源。
其实,节约可以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1.节约电能:要注意随手关灯,可以使用高效节能灯泡。据美国的能源部门估计,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代替传统电灯泡,就能避免四亿吨二氧化碳被释放。不用电器时要切断或关掉电源,冰箱则让它处于无霜状态。夏季天气不算十分炎热时,最好用扇子或电风扇代替空调。
2.减少废气排放:交通废气和工业废气是生活废气的主要来源。我们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还可以骑自行车,尽量少乘坐私家车。工厂里的燃烧垃圾、生产商品等而产生的大量滚滚的浓烟弥漫在城市里。应该把废气经过加工和过滤,再进行排放才可以减少污染。
3.节约水资源:许多废水都可以循环使用。洗脸、洗手、洗菜、洗澡、洗衣服的水都可以收集起来擦地板、冲厕所、浇花等。淘米水则是很好的去污剂,可以留下来洗碗筷。沾了油的锅和盘子要先用用过的餐巾纸擦干净,洗起来节水有方便,还可以少用洗洁精,减少水污染。
4.节约用纸:纸张的循环再利用,可以避免从垃圾填埋地释放出来的沼气,还能少砍伐树木。据统计,回收一吨废纸能产生800千克的再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