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我班受邀参加了关于传染病防治的讲座。下课铃声一响,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了报告厅A楼。
刚坐下,大屏幕上“肺结核”三个大字就映入我们的眼帘。在这个刚刚脱离疫情的城市,大家都对疾病这个话题重视起来。“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传播,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说到这,大家不仅皱了皱眉头。当然,生病之前肯定有症状,那肺结核又有哪些症状呢?咳嗽、咳痰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早期咳嗽较轻,仅为干咳或有少许粘痰,后期可出现咳嗽加剧,痰量增多或浓痰。咳血也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多在咳嗽后发生,常表现为血痰,严重时可出现大咳血。盗汗、乏力、胸闷等等也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
最后,我们该如何预防肺结核呢?老师也列举了三个预防肺结核的方法:
1.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并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注意开窗通风,清洁个人卫生。
3.保护易感人群,接种卡介苗,注意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
通过本次关于肺结核的讲座,我们了解并学习到了关于肺结核的相关知识,虽然疾病离我们似乎非常遥远,但我们不能放松警惕,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疾病,从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