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微雨,访茅山乾元道观。
乾元观依山而建,由下自上,最前端是两块祭坛,再是灵官殿(也称大门);绕着殿内雕刻着纹路的柱子转一转,便豁然开朗了:干净整洁的小院,其中有猫、狗席地静坐,它们仿佛也沾染了这座道观的气息,显得十分平静和善;再往前方,是三清殿,东、西两拜殿,分别挂着“陈列室”、“客堂”的牌匾。由客堂往南走,不远处的石板小径,有两位白衣道长缓缓而来;树木林立,花鸟虫鸣,蝴蝶翻飞,走着走着,心境也渐渐平和下来。
家中小朋友按捺不住,想要参观一下别的。于是一位和蔼的道长便领我们走向三清殿。殿旁有一口两千年历史的炼丹井,洞黝黑,石缝中苔藓丛生,水多年来竟从未枯竭。
殿内供奉着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等道教神仙。我以为这里就是终点了,没想到道长引我们向后,轻推开一扇小门,又是一番未曾见过的新景象。
有一长长的石阶延伸向山顶,山上又有何新的景致?我迫不及待地想去见证,提步攀登。
上山之时,由于台阶短而低,总感觉背后有一股力,不慎便要向后倒去;不仅如此,若是不休息一下,攀爬太急,双腿就如灌了铅般越来越重。所以,我放缓了脚步,信步前行,准备一鼓作气登上最高的阶梯了。
登顶之后,视野变得开阔起来:一大片绿意映入眼帘,远处群山连绵起伏;青灰色的天,带来几分缥缈朦胧之意,与这片绿区分鲜明而又不突兀,形成了一种恰当的柔和;绿意之上,青灰之下,有星星点点的朱红,更为此“画”增添了一些点缀。如画。如诗。如临仙境。好一幅“空山新雨后”!
山间的清风带来自然的气息,拂去身上与心中的燥意。我坐于最上面的石阶上,用手抚摸,石阶干净而无灰染尘;闭上眼,侧耳听风,便可听见自然的声音。突然,钟声骤响,浑厚而洪亮的音,仿佛从千年穿越而来,穿过耳膜,穿过山道,穿过道观,传向更远的地方。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生之道又是如何?我似乎明晰了一些。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行走之时,莫要太急,停下脚步,看看周围;毅力与动力缺一不可;不愧过去,不畏将来;心中有道,道自然成。
访道,访道,访的不应仅仅是这乾元道观,还有自己心中的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