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机电系 >> 正文
因抵千山暮雪 才开盛世繁花——《长津湖》观后感
[来源:本站 | 作者(文/图):1853 李丞焓 | 日期:2021年10月25日 | 浏览5300 次]
  七十年前的今天,如我们一般年纪的志愿军战士坐上火车搭上了抗美援朝的征程;
  七十年后的现在,我们念其事迹,学其精神,为新中国的复兴大业踏上新的征程。
  “长津湖”一个不急眼的地方,七十年前他寸草不生,白雪皑皑,七十年后他鸟语花香,生机盎然。曾经在这里,我们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军威,我们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战歌。
  火车上,他们面带微笑,毅然出征。丛林里,他们急速行军,不畏前路,乱石中,他们临危不乱,险以生还,高山中,他们虽食不裹腹,衣不保暖,但却相依为伴,侃侃而谈,雪地中,他们虽饮血充饥,举步维艰,但却目光如炬,排开万难,对垒中,虽然与敌军装备、武器相差甚远,但却仍能急中生智,浴血奋战。
  随着冲锋号角的吹响,志愿军战士们挣脱开身上的积雪,拿起手中的枪杆,艰难地爬起身,从山坡上向山谷中心冲锋,枪林弹雨中,成片成片的战士倒下,但没有一人退却分数毫,每个人心中只有一个命令,那就是前进,前进,再前进,将敌人统统消灭。我们就要赢了。空中的螺旋桨的由远及近地传来,一架美国军侦查机袭来。一颗标识弹沉重砸向地面,红色的烟雾迷散开来,一架战斗机的轰鸣声,响彻云霄,一颗颗导弹如雨点般落向地面,电光火石间,一个老兵将这标识弹抱上车向远处开去,一声一声的爆裂声,一层层的气浪和热浪,山上的泥土仿佛要被翻个面了。终于战斗结束了,在不远处发现了老兵的尸体,一瞬间压抑的情绪美被释放开来,哭泣声,哀嚎声,火焰的炬裂声在谷中回荡,我们胜利了但却没有了释怀的感受。
  为什么这一战非打不可,这个问题出现在我的心中,这人间炼狱般的战场,没有人愿意战斗,最终我在志愿军的话语中得到了答案,“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如果老一辈的人不打,必将留给我们这些后辈来打,如今的我们是否也能忍受那零下40℃的低温?我们是否能够如同他们一般无畏的冲锋?我们是否也能有那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的勇气?
  那里是最寒冷漫长的黑夜,那里流淌着最滚烫青春的热血。英雄是什么?立志保家卫国,甘愿为国家,付出自己年轻的一切,这是英雄;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奋不顾身地站了出来的,这是英雄;在执行命令中,那些虽未动分毫,但冻死,烧死的,这是英雄;时代的漩涡里,翻滚着历史的车轮。如今和平时代,英雄又是什么?汶川地震时,那些冲在抗险救灾第一线的,这是英雄;疫情期间,我们更是看到了无数的舍“小家”为“大家”的,这是英雄;为国家无私奉献的,这亦是英雄。
  因抵千山暮雪,才开盛世繁花。风吹津湖微草,烈士何处安家?
  千沟万壑仍记,七十年载风华。今朝魂归故里,安魂五星旗下。

版权所有: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常州经济开发区富民路296号 邮箱:lgjoff@163.com 邮编:213025 电话:0519-68785200 苏ICP备10006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