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交通系 >> 正文
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来源:交通工程系 | 作者(文/图):1972 李浩然 | 日期:2020年12月16日 | 浏览7124 次]
  一走进纪念馆,空气中就充满了压抑。跨进大门,眼睛所看到的图画几乎都是白森森的鹅卵石,鹅卵石平铺了整个广场,只有两条小路穿插在其间,仿佛是在尽力逃避鹅卵石的包围,在遍野的白色中找寻一条缝隙来呼吸。我走上了其中一条在白色中挣扎的小路,沉重的步子迈到了一栋矮矮的墙边,这面墙用黑色的、光滑的大理石铺满,墙下是一个宽约两米的小水池,这黑幽幽的墙上用不同大小、不同字体、不同语言写着“300000“这个数字——那是在这场举世震惊的大屠杀中被杀害的人数!望着这赤裸裸的数字,我沉默了。
  和同伴在和平钟旁合了影后,走过了惨烈的组合雕像,走过电影馆,再走过两排金铸的幸存者的脚印,我来到了一个小平台,平台的楼梯向下延伸,以平台为起点,绕着一大片鹅卵石通向一个半边埋在地底下的房间。我们顺着台阶走下去么,我的目光一直都被这些白森森的鹅卵石吸引着,究竟为什么要放置这些鹅卵石?这与纪念馆有什么关系?与死者又有什么关系?一路上,这样的问题一直伴随着我。后来还是从导游口里知道了答案:原来这座纪念馆就建在万人坑上,如果我们早来几年,在这些被鹅卵石掩盖的地方,我们看到的将会是人的白骨!然而这样的场景让许多游客都承受不了,所以现在就用鹅卵石替代了白森森的白骨。而这些台阶所通往的房子就陈列着受难者的尸骨。
  《旧唐书·魏徵传》里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80年后的今天,我们不会忘记,我们也不能忘记,一次回溯苦难的历史反思,也是一次矢志复兴的精神检阅;回放昨日的屈辱和苦难,也凝聚此刻的责任与使命,更召唤未来的太平与安康。可以原谅,不能忘记。我们纪念南京大屠杀中每一位死难同胞。

版权所有: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常州经济开发区富民路296号 邮箱:lgjoff@163.com 邮编:213025 电话:0519-68785200 苏ICP备10006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