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经济系 >> 正文
处于忧患,源于教育
[来源:本站 | 作者(文/图):经济管理系 1714班 闵铭 | 日期:2020年11月10日 | 浏览7108 次]
  就在前几日,一则关于“西安大妈自学英语在景区卖凉糕”的新闻上了热搜。在新闻中这位大妈说道:“啥事都是学嘛,不学就永远不会!”大妈的这句话相信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但是现在又有多少人会真正拥有过这样的感悟呢?
  如今我们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中接受了享受安逸的权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安逸的生活中不断懒惰,躲在自己的“舒适圈”里不愿出去。我们认为物质富裕就会使自己精神满足。但不得不问自己一句,这样真的站得住脚吗?我们难道不应该寄托于我们的智慧而不是物质层面吗?
  我自认为智慧的产生来源于书本上的知识、老师父母的教导和自我教育。有段时间我会不明白教育的意义,无非是长些知识,眼光变得高些。后来,在经历过每个人都会有的“故事”后,突然明白教育的目的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不断进取产生的,梦想也会在不断进取中得来。我们要相信,自我教育会使我们富足一生。
  阿多尼斯的书中一句“你真正的凯旋,在于你不断的毁坏你的凯旋门。”成为他的追求与动力。自我教育这段路上会有指引也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会有在这条路上成功的人,但这都是在不断学习中取得的成就。
  你知道梁灏吗?“皓首穷经,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这是五代时期的梁灏在考上状元之后,回答宋太宗问话时候所作的一副对联。短短两句话十八个字,其中包含了多少的艰苦和辛酸。在现代不也有“梁灏”这般人的存在吗?比如想要专接本、专转本的我们和即使是在老年生活也依然会选择在老年大学学习的人。只有在追求中才会感到持久度幸福和满足,追求的方面也应该是超过自己“舒适圈”以外更有用的东西。
  没有追求的人,必是怠慢的。追求是进行自我教育的动力,而失去了自我教育的我们也必定不会拥有完美的精神生活。  

版权所有: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常州经济开发区富民路296号 邮箱:lgjoff@163.com 邮编:213025 电话:0519-68785200 苏ICP备10006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