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了,人手一部甚至多部的现象对于我们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按理,手机的便捷应该给青少年的学习带来帮助,但现实的情况并不如人意。有的同学抱着手机是为了打发无聊时间,也有的同学依赖手机是因为手机里有网络小说,有的同学依恋手机是因为他们沉溺于某款游戏……正是痴迷于手机,众多学生不仅学习成绩没有提高,反而与学校老师产生或大或小的冲突。手机管理,正成为学习管理的重要难题。
现实情况下,处理手机进校园问题,不应禁止而应疏导。信息时代,手机越来越普及,几乎人手一部,想要完全禁止学生玩手机已经不现实了。可能有些人认为应该禁止手机入校园,这种规定看似简单的解决了问题,实则不然。即使学校出台最严格的禁带手机规定,也仍有学生会偷偷带,我认为这是有很大危害的。为什么呢?想想看,一个手机在手,那每天想的估计就是早点回到宿舍玩了,虽说也有能控制的,但毕竟是少数;等到晚上,就算熄灯了,还是在看着手机,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是感受不到时间流逝的,常常不知不觉就过了好久,导致睡眠不足,第二天上课没精神,后果自然不用多说了。还有,如果一个宿舍有一个带手机的,那么其他几个定然会心里不平衡,然后也变着法子带手机过来,那还有什么心思学习?
“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共享的确能够让人知晓天下,开阔眼界,但智能手机并不能让你为天下添一砖一瓦。身体力行、学以致用是所有学习的终极目的。体育更强调百看不如一练,从没听说过那位运动健将是看电影、看奥运会看出来的。实践、实战、躬行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百战悍卒,可以敌将。海外华人把知识界高端人士尊称为“资深人士”,“资深”的潜台词就是亲身实践多、阅历经验丰富。笛卡尔曾今说过:我思,故我在。若一切都依赖手机,你就不在,因为你已经向手机出售了灵魂,只剩下一副躯壳,失去了思想的主宰。
规范的管理还在于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养成正确使用手机的习惯。比如当我们疲劳、烦恼时,可利用手机的娱乐功能放松自己,听听音乐,切记不可过度依赖手机缓解劳累,出去走走,打打球,同样不比玩手机休息差。在玩手机的同时我们要加强自律能力,要以职校学生特有的成熟心理、文明态度使用手机。
同学们,我们是未来祖国的栋梁,新时代的骄子,我们要能够正确使用手机,希望我们都能做手机的主人,而不是成为为手机的奴隶。“机”可暂失,时不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