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国家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抗疫战役取得了阶段性的有效成果。但国外疫情爆发蔓延,形势复杂,输入性疫情和国内反弹情形还可能存在,防控工作已进入到了常态化。那么,常态防控下,我们应该怎样生活?出门要不要戴口罩了?我们要做好哪些常态化防控事项呢?
我们首先要认真按照学校应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措施,做好早中晚的体温检测,把晨检、午检和晚检的温度数据仔细记录到登记表中,出现异常体温要立即报告老师和学校有关部门,进行及时处理。
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常态化的防控不等于不采取防控的措施。教室、宿舍的消杀工作依然要分工协作,将防控意识落实到每个同学的积极参与过程中,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工作的应变性和持续性。早上要错峰就餐,晚上要自主合理避峰就餐,中午要有序就餐,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不随地吐痰、加强锻炼,提高免疫能力。在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与他人小于1米距离接触时注意戴好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封闭空间等场所也要戴好口罩。同时,要减少开展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尽量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式场所。我们的教室和宿舍也要经常做好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常态化防控绝不意味着防控措施可以松一松、歇一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家庭和社会都负有健康的责任。美好的环境需要靠大家来创造,在今后的一段较长时间里,需要我们每个人继续做好个人的防护和认真履行好防控的责任和义务,坚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才能取得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