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爆发的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像一条不断拉伸的毒蛇,已蔓延至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牵动人心,每天跳动的那几组数字更是触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当看到雄鸡版图的深红颜色范围逐日扩大,警报一声比一声急,我的心阵阵作痛。
天灾or人祸
现在全国都在防控疫情,那么制造这次疫情的罪魁祸首到底是什么?是谁?
是病毒,是一种与我们人类不能共存的微生物。它本来生存的地方是远离我们人类的森林里面的某种动物,然后被我们人类把它带到了,人类聚居的地方,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武汉。然后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触,才成为一种传染的病毒。一种能够让我们产生生命危险的病毒。我们把它叫做新冠型病毒,现在已经有了一个英文名字,叫作covib-19,意思是19年发现的冠状病毒疾病。
我们知道病毒没有头脑,不会思考,不会行走,它平时会被某些动物封印在身体中,我们不知道它,也对我们造成不了伤害,可以用这句话来形容,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病毒寄生在动物的身体里,比如我们常见的蝙蝠,这也许就是它们的生存方式。然而有些人却管不了自己的嘴,总喜欢吃这样的野味,认为它们有营养,有药物价值,比如有些人认为穿山甲的鳞片有催乳的功能,于是捕杀它们,用它们的鳞片制作药物,其实它们的鳞片与我们的指甲成分相似,根本没有研究表明它们有药物的疗效,再把他们的肉卖给餐馆,现在穿山甲也成为了频危保护动物,简直快要吃灭绝了。
那么现在这种病毒怎么样了?它还在蔓延,还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我们也与这种病毒斗智斗勇,不断去了解,去防控。因为事情已然发生,我们需要的是面对。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我们人类跟病毒之间的对弈。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警讯,我们人类的医疗技术还需要不断地进步,随时应对不可预测的,未知的病毒的侵略。
逆行勇担当
在这场“战役”中让我们泪流满面的,是那些德才兼备的“逆行者”和“坚守者”,是那些默默奉献的“小人物”,正是他们的坚守和担当才撑起了我们的晴空。
1月18日,钟南山院士首次面对公众,他提醒公众一定不要去武汉!而自己却坐上了通往武汉的高铁。一位80多岁的老人本应该功成名就,颐享天年,现在却披挂上阵,临危受命。衷心感谢钟南山院士最早向国人发出了“疫病人传人”这句振聋发聩、响彻宇宙、永载史册的声音!
在全国人民共同抗击新冠肺炎之时,有一段关于李兰娟院士说的话,也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这次疫情结束以后,希望国家给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只有少年强则国强,为祖国未来发展培养自己的栋梁之才!希望媒体、全社会能够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教育我们的孩子要崇尚科学,要尊重科学家,要努力成为科学家。疫情过后,希望全社会树立健康观念,树立生物安全意识,多科普健康知识,多一些忧患意识。” 我们应该崇拜的是这样为国家为人民做出巨大贡献又无怨无悔的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懂得什么是奉献、什么是大爱、什么是责任!
这几天,“散装江苏”登上了微博热搜。起因是2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宣布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全力支持湖北省加强病人的救治工作。其他省都是:安徽省援鄂抗疫医疗队、山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而江苏,整整去了13支医疗队伍:苏州市支援湖北医疗队、无锡市支援湖北医疗队、启东市支援湖北医疗队、徐州市支援湖北医疗队……画风清奇,也被网友戏称为“散装江苏”。所有的“逆行者”都是时代的英雄,都应该被人们永远铭记!我为倾力相助的“苏大强”而无比自豪!
战“疫”我出力
面对疫情,我积极响应号召,全家“宅家”,不给祖国添乱。这段不能外出的特殊假期,我们该怎么度过呢?学习,让我的“宅假期”过得丰富又充实。健身,让我在日复一日的坚持练习中提高自己的抵抗力。浇花、吹笛、画画、做家务,又使 “宅”在家里的假期变得更有艺术味儿。
人生并非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磨难,尽管磨难有时不期而遇让人无从选择,但有时亦能让人迸发出激扬向上的力量。多少人因为经历磨难,最终实现人生的理想,又有多少人因为经历磨难,变成强者成就辉煌。
恶之兽,武之伤,疫情战沙场。汉之泪,国之殇,江水几苍茫!口之福,味之欢,了却一个贪!文之明,道之理,后世时警醒!
新冠疫情肆虐,我们的国家正经历着一场磨难,许许多多的英雄们“逆行而上”。面对疫情,我相信: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天佑武汉!中国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