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什么是校园暴力?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欺凌(暴力),而在这世界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校园暴力。
校外胡同,卫生间,甚至是学校内,这些幽暗狭小的小巷里,在上映着一幕幕可怖的画面。辱骂殴打,强迫脱衣,拍照侮辱……去践踏别人尊严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在中国校园里,特别是偏远的学校,因缺乏法律知识,年纪小、心智不成熟,容易学习上不好风气,特别容易发生校园暴力事件。
2015年,一名叫苏丹的女大学生在和五名同学玩耍时,发现自己手机不见了,怀疑是一名叫孙某的女学生偷的。便伙同五个同学将孙某强行带到一个宾馆房间里,扒光她的衣服,扯她的头发,朝她身上泼尿,逼她吃自己的粪便。还对她拳打脚踢、任意戏弄,并将过程录成视频发上网络,苏丹还在网络上说:谁偷我的东西,就是这个下场。
谁能想到这些还没长大成人的施暴者,做出的事情却如此过分无耻,甚至可以用“畜牲”来形容他们。“冲动是魔鬼”,这个道理谁都懂,但却时时发生。
当今社会针对校园暴力有确切法律规定和教育,但是我觉得要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要从根本抓起,从孩子们本身、从每个人的家庭、从学校……无处不去影响。孩子都要知道每个人的出现都是特别的,你是爱的结晶,别人也是。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学会不能随意伤害别人,他人不是你的玩具。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不可原谅,“施暴者”、“旁观者”都不被原谅,造出的伤害是不可消逝的,一切都会被深深地铭记。“受害者”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影响着他的生活、他的工作、他的家庭……而那些“旁观者”要做的就是对这些说不,伸出你援助的手,救救这些可怜的孩子,让那些“施暴者”得到应有的法律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