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20年至今,乱针绣已在常州这方热土上传承了百年之久,如今,乱针绣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11月16日,在团支书的带领下,1842团支部部分成员来到了常州博物馆参观了“色丝丹青——单银娣乱针绣作品展”。 进入博物馆大厅,只见人头攒动,各大媒体的记者都在架设机位。没多久,此次展览开幕式正式开始。在开幕式上,我们了解到了单银娣老先生的心路历程。单银娣自幼喜爱刺绣,幼时在母亲的影响下学习剪纸、绣花等女工。1965年,15岁的单银娣进入常州市绣品手帕厂开始从事刺绣工作。1972年,单银娣被选入刚成立的常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单银娣作为乱针绣的第三代传人,师从杨守玉先生的弟子——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亚先先生。五十多年来,单银娣在乱针绣领域默默耕耘,用巧手绣出了一幅幅神奇的画卷,使之成为我国刺绣艺术的瑰宝。
开幕式结束后,我们来到了展厅内,只见墙上挂满了先生的画作。进门出有着余秋雨先生的题字。本次展览共展出单银娣先生不同时期创作或指导的作品五十余幅。作品按照光和色的变化规律,运用丰富多变的针线来体现线条美与立体质感。题材丰富,或写实、或梦幻、或唯美、或浪漫,令人赏心悦目,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文化交流价值。
与传统刺绣规整的绣法不同,乱针绣针法自由活泼又乱而有序、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层次感强,有传统刺绣无法表现的立体感,又有绘画无法展现的色彩效果。
本次团日活动,同学们受益匪浅,不仅了解了常州传统乱针绣文化,还学习了一定的传统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