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由于以往大家对自己本民族的优秀传统、精神、节日等了解得不够深入,一度崇洋媚外。而如今,我国倡导民族文化自信,对此全国积极开展相关工作,我们班也不例外。眼看端午即将来临,本周的主题班会就以端午为主题于周一下午三四节课在班级如火如荼的展开。
说到端午的由来,大家第一反应是好吃的粽子、激烈的赛龙舟、还有伟大的诗人“屈原”。据传说,爱国诗人屈原抱石投江后,人们为了让江里的鱼不吃他的身体,就把各种食物投入江里保护他,其中就有饭团,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如今的粽子。除了纪念屈原,端午节的主要目的是:祈福纳祥,压邪禳灾。相关的活动有:考验大家团结的赛龙舟,古朴的挂艾草和五彩线等,内容丰富多彩。
端午节的起源就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更是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如今,它在世界上影响广泛,让身为华夏学子的我们为自己的国家倍感自豪。
每年端午节快要到的时候,我们班级都要开一次班会,正是为了给大家一次又一次的普及端午节的知识,也是为了让大家一次次加深对传统节日的印象,牢记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