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经济系 >> 正文
鸡汤与反鸡汤
[来源:经济管理系 | 作者(文/图):1714 潘筱恬 | 日期:2019年4月25日 | 浏览3697 次]
  “鸡汤”与“反鸡汤”,如今在网络上逐渐成为一种现象。有的人在朋友圈里乐此不疲的转发各式各样的“鸡汤”,有的人则对这些嗤之以鼻,更有人专门对心灵鸡汤进行调侃、分析、证伪,成为坚定的“反鸡汤党”。
  “反鸡汤”面对“鸡汤”的时候,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双方最喜欢在如何面对自身失败的问题上较劲,当你“又丑又穷”时,“鸡汤”劝你只要努力就能“迎娶白富美”“嫁给高富帅”,“反鸡汤”则告诉你休想做白日梦,当你没有把握时,“鸡汤”鼓励你“你是最棒的”,“反鸡汤”则会说“先掂量掂量自己吧”——“鸡汤”喜欢进行心理按摩,要你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反鸡汤”则喜欢给你当头一棒,要你认清现实。   
  人人都害怕失败,这是人的天性。每个人也都对失败的程度、次数有一个阈值,超过这个阈值,人会变得沮丧和失望,进而趋向于放弃。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曾提出一个“习得性无助”的概念,他用狗作了一项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铃声一响,就对它进行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铃声一响,还没进行电击,狗就伏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即使把笼门打开,狗也不会逃走了。本来可以主动地逃离,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心理学证明,人在长期面对失败时,也常常会“习得性无助”,而这时,人们最需要的其实不是面对失败“如何解决”,而是“如何相信自己可以解决”,这也正是心灵鸡汤大有市场的原因。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在你一次次的面对失败和挫折的时候,是不是有很多人向你灌输各种各样的“鸡汤”,也会有一些人跳出来说:“你就这样了,省省吧。”这时的你是选择相信希望还是相信残酷的现实,这是有些矛盾的。但是在我看来既要相信努力会带来美好,但却要先面对自己的失败并调整好像受到挫折的心理。我们不能像实验中的狗一样到最后放弃抵抗,而要时刻保持警惕也许机会就会在下一秒出现。
  “鸡汤”只是能让你在遇见失败和挫折的时候,能不过于沮丧,导致放弃希望。而“反鸡汤”却过分的现实,会让你失去想要奋斗的心。所以在我的世界里,越来越少的去幻想不切实际的“鸡汤”,而是将“鸡汤”与“反鸡汤”结合,在认清现实的残酷的情况下,温柔而坚定的对待所面对的所有事情,你将会遇见不一样的世界。


版权所有: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常州经济开发区富民路296号 邮箱:lgjoff@163.com 邮编:213025 电话:0519-68785200 苏ICP备10006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