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恒汇前后加起来也有小半年了。不管在学校表现的多优秀,但从踏入恒汇开始,一切清零,我在这里学习到了很多,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和影响。
第一阶段是在仓储做配货员。两位主管对我特别照顾,张振是个性格有点木讷的人,言语不多,但干起活来绝对是“拼命三郎”,相反,郭进就比较能说会道了,想法也很多,写实践报告的时候,他也跟我分享了很多的经验。
第二阶段是在打单室。在这里也是学到了很多,制单打单等等,真真姐是个特别好相处的人,现在制作的ERP系统也有部分内容是从她那里学来的,所以,生活中也处处是学问。
第三阶段就是在办公区了。在这里也开始接触到了和专业接轨的内容,每个人有不同的爱好,我喜欢数据化的东西,严谨的数据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盈利、偿债能力分析的前提。财务部的各位同事阅历丰富,在这里我的很多问题也都得到了答案。
近阶段在做ERP系统,也小有成果,系统建立之后,便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测试数据,最先想到的就是分割品的成本问题,公司对我的实验也是非常的支持。于是,当天下午便去测算成本。期间,郭辉给了一点建议,但是我没有听取。最后测试下来,虽然说数字很精确,但是结果与事实不符,也就是说我所运用的方程式测算法是行不通的。
事后,我也自我反省了一下:有想法是好事,但是在去试之前,多听听经验者的建议,如果当时能听取郭辉的建议,了解一下他的测算方法,我想一定可以事半功倍。
ERP系统建立的初衷,其实就是为了能给公司找到一套适合自身运转的流程。不符合的地方可以继续修改,零成本,之后根据完善过的电子工具去上软件,公司运用起来也会得心应手,说到底,ERP就是为了不断去与公司实际情况磨合,不断去零成本的修改,是一个过渡的过程。
当然,ERP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公式繁琐,每张表格大概4000多个公式,不易查找,也还有很多需要去完善的地方。但是,我觉得只要能解决掉的事,那就不叫事,也希望大家能够给出自己的建议。
个人的成长与企业的成长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个“错了再试”的过程,失败的经验与成功的经验一样可贵。最合适公司的,那就是最好的。我相信恒汇的各位同仁们,不怕失败!我们一起“错了再试”,恒汇的明天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