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经常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故事也是张口就来,但现在的境况又如何呢?
踌躇满志地下决心读书,买了书都堆在家里,却磨磨蹭蹭,书签一直没越过序言,最后翻翻书评草草收场。现在技术发达,日新月异,网络、电视拓宽了知识的界限。大家更乐于在网上分享奇崛的风景,紧抓大家眼球的信息,和一些冷知识。“ 世事洞明皆学问,那么何必非得看书呢?”这是我在一篇文章里看到的。忙到没时间看书;不知道看什么书;学习不见得非要看书。各种理由让我们与书籍若即若离、貌合神离。
其实,读书永远不会过时,时间总是有的,只要你肯挤时间。关键是看我们把时间用在读书上还是用在了享乐上。好书从不缺乏。古今中外的名著就有那么多。大家也知道读书是学习的最佳载体,问题在于如何重新发掘读书的意义,养成读书的习惯,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书有益,知乎上有句话可以理解读书的意义:“当我还是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肉。读书对人的改变也是如此。”所以读书不会过时的道理也蕴含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