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机电系 >> 正文
临别国钧
[来源:本站 | 作者(文/图):1351 姜逸飞 | 日期:2017年9月26日 | 浏览4203 次]

   时光荏然,白驹过隙,在刘国钧的四年欢愉而又充实的学习生活即将在伤感的离别中画上句号。

   四年前,怀揣着懵懂与迷茫的我,第一次踏进了这片土地,开始了我的漫漫求学路。这四年,我们从陌生到熟悉,经历了太多太多。每一位同学都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还记得曾经的教室背后挂着“1351 团结一心” 的横幅。那是我们班级的口号。而这四年,我们虽然已经搬离了最初的那个教室,“团结一心”这四个字却始终伴随着我们。在这四年,无一人因为学习成绩而掉队,我想这斐然的战绩,离不开同学们对于学习的重视,而更离不开的,是班级凝聚力。在入校第一年,班主任徐军平老师强调培养一个班级的凝聚力。也许当时我们会觉得这个词语很抽象,对其一知半解。而再看看如今的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上互相扶持,以班级为荣,以有损班级荣誉为耻。这就是我们凝聚力的体现。

   在刘国钧短暂的四年里,我不仅收获了一个满腹专业知识的自己,让我对自己的明天充满了自信,更加深了我对学校学院教育方式和模式的认识。四年的美好时光,让我对师生情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同时也加深了我对同学间友谊的那份执著和珍惜。

   临别之时,无法忘记"为增长智慧增强技能走进来、为报效祖国服务人类走出去”的校训,它像警钟一样时刻提醒着我们,让每一位同学立志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临别之时,无法忘记校园的一草一木,偌大的操场上仿佛还奔跑着我们的影子,挥汗如雨时有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在这一刻却都化作美妙的音符珍藏在心田;临别之时,无法忘记班主任的尊尊教诲,是他,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与技巧。无法忘记那一位位孜孜不倦的任课老师,是他们不计回报的教会我们终生受用的知识和技能。

   一如往常,清晨的暖阳照在我的脸上,我踏进了这个熟悉的校园,耳边又传来同学们的欢笑声……



版权所有: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常州经济开发区富民路296号 邮箱:lgjoff@163.com 邮编:213025 电话:0519-68785200 苏ICP备10006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