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让,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诠释之一。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要学会谦让、学会“礼让三先”。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生活例子,我们在谦让中能够与家人、朋友、同学和睦相处,谦让饱含了尊重,可以让生活更加的美好。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变得更加的紧凑,人与人之间的忍让变得更加的美丽和尊贵。就我们自己本身来看,在校的同学之间可能会为一点小事而发生矛盾;公交车上,有的同学为了赶时间,争先恐后地抢着上车;食堂买饭的时候,没有很好地站在一米线距离;上下楼梯,有的人急冲冲地变道穿行……,这些都是谦让的不足现象。如果人人都能够多一份忍让、多一份宽容,同学之间就会变得更加的和睦,公交车上会变得更加的便行,食堂吃饭将会更加的有序,楼梯的穿行将会更加的安全。
谦让体现了人的一种品行,也蕴含了一种尊重。古今中外,有关谦让的事例非常之多,无论是科学家、文学家和领导人,都是非常讲究谦让的,谦让就是一种品质。例如,被人们称颂为“力学之父”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热学上,他确定了冷却定律。在数学上,他提出了“流数法”,建立了二项定理和莱布尼兹几乎同时创立了微积分学,开辟了数学上的一个新纪元。他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伟大科学家,然而他非常谦逊。对于自己的成功,他谦虚地说:“如果我见的比笛卡尔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他还对人说:“我只像一个海滨玩耍的小孩子,有时很高兴地拾着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儿,真理的大海还是没有发现。”很多时候,能够学会谦让生命,将会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风帆。比如,我国古代的太史公司马迁,对于生命的谦让,使之完成了被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德国杰出的音乐家贝多芬对于生命的谦让,使之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命运交响曲”,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对于生命的谦让,使之完成了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怎样要求自己做到谦让呢,其实谦让是可以学会的,关键的是自己平时就要严格要求自己与人和睦相处、与人为善,自然就会发展成为从善如流了。谦让,就是一种心平气和的谦卑与互让,就是一种心明眼亮的谦虚与互存。学会让一点,你就会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