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机电系 >> 正文
趣谈思维导图
[来源:本站 | 作者(文/图):机电工程系 1556 王文星 许倩 | 日期:2017年4月17日 | 浏览4008 次]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其应用也相当广泛,如用作个人计划、写报告或论文等。当然,就我们现在而言,使用最多的地方还是在专业课程方面。2016年暑假,班主任杨晓俊老师将其应用在了归纳《机械常识》这门专业课程上,也是我们首次正式接触思维导图。寒假,我们就自己尝试对上学期的电工专业课进行归纳总结,并绘制成思维导图。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见解。
  规划——每次在制作思维导图之前,我都会将整本书的目录梳理一遍,并对书本的内容做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在后面制作的过程中可以适时进行调整,对整个制作的进度也能够较好地进行把控。
  命名——对于每个思维导图,如何一眼就能看出里面大致的内容,文件的命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统一的命名格式不仅使得制作完成后的整理缩短了时间,对于老师收到文件后的分类也提供了方便。在前面提到的规划过程中,就可以先把整本书每个小节的标题打成电子稿,方便对文件进行统一格式的命名。
  制作——在制作每一节思维导图前,我都会将这一节浏览一遍,结合老师发的已经整理归纳好的学案,对整张图搭建一个框架,并将需要插入思维导图中的相关公式和图片进行整理。准备好之后,接下来就是对每个段落提取关键词,按照先后顺序确定各个分支的内容,填到对应的分支上,最后再检查一下整张思维导图的美观性,使其上下左右看起来尽量平衡。
  TIPS——如何才能又好又快地完成几十张思维导图呢?首先自己肯定是要对书本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就是掌握一些常用的操作技巧和快捷键,如Ctrl+N (新建)、Ctrl+C/V (复制、粘贴)、Ctrl+Z (撤销)、Ctrl+I(插入图片)、Ctrl+S(保存)等,如能熟练运用就可有效提高制作的效率。
  以上是我对专业课思维导图制作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见解。思维导图的应用还有很多,比如我们每学期初实训的笔记整理、自我剖析、10月底团助理竞聘会中的自我介绍环节等方面。总之,还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经过杨老师对我们潜移默化的教育之后,我们逐渐对思维导图的运用更加得心应手,思维导图就是“图导思维”,也是杨老师对于我们五年的规划。
  杨老师说:“一个习惯的形成需要30天,养成习惯需要90天。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杨老师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他对我们的教导更是让我们受益终生。



版权所有: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常州经济开发区富民路296号 邮箱:lgjoff@163.com 邮编:213025 电话:0519-68785200 苏ICP备10006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