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段:“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綴,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嵇康在做着自己事情的时候,只专心地做着手下的事情。可见从古至今艺术家都重视自己手下作品的内涵和灵魂,对于艺术认真又执着,这与现在国家上下都在践行与学习的一种精神不谋而合。
国钧人的工匠精神 刘国钧老先生作为刘国钧高职校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人物。其所创立的纺织厂已经有了百年历史。他亲自到上海去学习新技术,对自己的产业精益求精。这种精神也从建校以来就伴随着我们国钧人的成长。
近年来,刘国钧高职校秉承“立德树人”和“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结合学校实际和职业教育的特点,坚持“让优秀成为习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匠精神被越来越多人熟知,它在我们学校的定位也越来越明晰——专注,持之以恒。
作为刘国钧高职校的学生,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于我们来说更加重要,对于练习技能的持之以恒,刻苦训练、刻苦钻研。这不仅仅是我们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最基本应当做到的,也是我们在所具有刘国钧元素的教育环境这个温床中应当领略到的。
德育工作与工匠精神 国家层面上所谈的工匠精神是谈传统工业需要优化。而国家上下需要学习的工匠精神实际在各个产业都有他所独有的理解方式。
刘国钧高职校学工处对于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实行了优化。从原来的“三个全面”、“三自工程”、“三质人才”,现在对学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个一”工程,包括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天阅读一小时,培养一个兴趣爱好等等。这些优化之后的工程其实都在鼓励我们学生们不仅仅专注技能,也要学会为人处事;不仅需要“技能优才”也需要“管理优才”。
学校的德育工作也是围绕着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展开。钢琴邀请赛,陶冶学生情操;国钧讲堂,领略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就业创业明星,培养在校生的创业创新的智慧与能力;企业模拟招聘,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