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没有用以检查其行为的标准,那他的行为就会被眼前的影响所支配,他认为今天所求的自信说不定明天就会失去,有了标准就意味着有了保障。
现实中有这么一些人,在家里,他们反感父母的教育,把这当成无所谓的唠叨,无视家规;在学校,他们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更是嗤之以鼻,将这当做是对自由的束缚,知错犯错,屡教不改。他们和平常人一样,拥有健康的身体和正常的智商,但是,他们缺少一个用以检查自己行为的标准,没有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从而失去对自己所做事情的错与对的判断。一个人有一个思想,十个人就有十个不同的思想,以自我为中心又是人性的一大弱点,在你认为你是对的,在他认为他是对的,就连杀人犯即将行刑前还在大喊“冤枉”,因为他实在不知道自己所做的有什么不对。只不过他的立场没有站在被世人所认可的标准线上,也就是道德、素质的标准线上,那他的结局注定是失败而悲惨的。
其实,很多人在犯错误之前都在瞬间对还未犯的错误进行过一定的思量与衡量,如果意志坚定,那么错误避免是绝对的。但是大多数人输给了自己的“想”得不透彻,在决定改变自己之后,做出了些许努力,突然之间产生了“我怕我不会做”、“我怕我做不好”等等想法,从而放弃了一次次让自己蜕变的机会,不能够,也只能是“想”得不够这么简单。
生活中,拥有一个用以检验自己行为的标准是多么重要,至少会让你成为一个有素质教养的人,不会因为听到“素质是极有教养的产物,你不可能从一般人身上得到”这句话而尴尬不堪。每一个奋斗成才的人,无疑都会有一个选择、确定标准的问题,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
作为一个平凡人,尽管不可能将每一件事都完成得轰轰烈烈,但能使平凡的人生较常人稍许不平凡一些,尽可能比别人强一些,是肯定能办到的,比如,坚持落实“十个一”,“十个一”是学生素质素养提高的具体表现,坚持落实“十个一”,你会是不一样的你,世界会是不一样的世界。
不甘做平庸之辈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调动起自己所有的智慧和精力。改变,一切都不算太晚,相信我,你并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