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假快结束前,和姑姑一起去了我们的首都——北京。说起来小时候其实去过北京,但是由于那时太小,只记得被大人们抱在怀里,和天安门上的毛爷爷合了几张影,爬了一段长城,仅此而已。而这次去北京是实实在在的体验现代化北京,让人眼前一亮。
晚上的飞机,本以为可以一路直奔北京,结果飞机晚点了近两小时,等待的时间真是难熬,不过下了飞机,到达北京机场时,内心不由发出了赞叹,大!真的大!相比小小的常州奔牛机场真是“高大尚”。
生活在南方,对北方一直充满好奇,听说到冬天的北京会想到这样的画面,人很多,大家骑着自行车,打着铃,天很冷,人人都戴着口罩手套围巾,小孩子拿着糖葫芦在冰面上玩耍,王府井大街上吹糖人在表演着吹糖技术,大家围着一直不走,各种小贩吆喝着。北京有太多经典,太多的知名小吃,太多的历史底蕴。以前我一直对北京一知半解,正好趁着在北京的这几天四处看看走走。
再见天安门时,我在这头它在马路那头总归惊艳,终于有一种我在旅途的感觉。
紧挨着的国家博物馆对得起“博物”之称。按各朝代顺序展示中国古代出土文物的金缕玉衣与各式各样的剑、皇冠凤冠首饰以及古文字触景动情,难怪人们总想穿越。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只是夕阳红。
冬天朋友圈里的南方小伙伴都在北方滑雪,怎能少了我呢?
找了旅馆最近的交通便捷的莲花山滑雪场。去租完装备后,第一个感觉就是重!非常重!抬脚都累,穿上滑雪服和手套、帽子就扛着滑雪板和手杖踉踉跄跄走进了滑雪场。
刚一进去,迎面就吹来了一股冷风,别提有多么爽了。因为是第一次滑雪,只好在旁边的新手小道上慢慢探索,顺便羡慕一下旁边滑雪技能满级的人,各种花式动作让人羡慕。
当人又交集缺少时,仍有美食留人口。至今仍记得“烤翅麻麻”的香味,辗转反侧思之不得。
机缘巧合,所住酒店对面有家备受好评的烧烤店,文艺不失个性,超好味。
难得的盛名与实况相符的店,多少人爱慕,不远奔赴,而我咫尺可触,岂可放过。
番茄芝士焗扇贝,色香俱全。黑椒土豆泥怎么能这么香。有名任性的烤羊肉串一餐让我记挂北京,店内暖热,都是来聚餐的年轻小伙。遇上同住一家旅馆的三位女生,听着她们字正腔圆的正宗北普,加进几句自己的塑料普通话,顿感世界大不同。
待来年夏花灿烂时,我在北京吃烤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