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好似依旧,鞭炮声还在耳畔,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开学已有两周,我们也调整到了学习模式。
上周二语文老师布置了一个小组作业,要求同学们自由组成六人小组,选择诗歌单元任意一篇文章,利用课外时间赏析做教案,给我们一周时间准备,第二周课上上台讲解。
课堂上同学们迅速找到自己的搭档们组成小组,为了避免不公平和争抢事件,商量之下,决定用抓阄的方式,选择各小组讲解的诗篇,便开始热火朝天的讨论起来。有的小组抽到的是自己心中期盼的诗歌,而大多小组比较遗憾。虽然没有抽到自己心中所想分析讲解的诗歌,但还是在认真准备。
课上时间不够,同学们利用课后以及周末时间协商讨论。分工明确,有的人负责PPT、有的人负责文章精细内容、有的人负责朗读、有的人负责修改,组员们各司其职,沉浸在自己的位置上。
本周二课上,就到了展示的时间了。一组组同学轮流上台讲解诗歌,上台呈现的成果很好,就跟小老师一样,向底下的同学们讲课,从作者简介到诗歌大意,到结构分析,甚至还引申到课外,看得出每个人都做了精心准备。
这样的活动不能看作是负担就马虎对待,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们从自己朗读到深入了解再到查找资料最后进行讲解这一系列行为中,都可以更深入地学习课文,锻炼自己的自学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上台展示能力以及小组写作能力。我觉得可以多多开展诸如此类的活动,不要做只会接受知识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