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朋友圈看到好几篇所谓的“鸡汤文”,上面的内容无疑就是叫我们不要看重世间名利,应该肆意洒脱你的人生。说白来了就是要学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呗!看完这篇文章我只想往下评论:自己不用功不要借用前人的话来掩饰你内心的懒惰,这叫“误人子弟”。
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国家。没有战争、也没有过多的喧嚣。同学们可以在学校里自由自在的学习和生活。有这么优越的条件难道只是用来给你淡泊人生的么?难道你不知道现在每年的毕业生都在成倍成倍的增长吗?随着现代工业化发展愈来愈好,机器代替手工的岗位越来越多,社会上的职位竞争只会更加激烈。如果你还是这样碌碌无为的去想着“淡泊人生”,你拿什么本事去走向社会去养活自己、养活父母,甚至等你成家之后拿什么来养活一个家庭?连这点最基本的都做不到你何来信心谈淡泊!
或许有人要问了,我家境殷实我才不怕。对于这种人我只想说:一个只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外面却高谈阔论着人生的境界,思想的巅峰,不是恬不知耻还是什么呢?所以说,当你失意、困惑时不妨停下你的脚步看看你周围的人都在干嘛,看看别人是怎样用自己的方式充实着自己,让自己变成熟。
说了这么多,我希望你们不要误解,淡泊并不是一个贬义词,相反它是一种好的生活态度,但是这种生活态度并不适合我们这个年纪,并不适合还在成功道路上奋斗的人们。真正淡泊的人要么就是社会动荡、吏治混乱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才会想起归隐山林做个文人雅客;要么就是少年时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到了老来才会想安逸人生。可显然两者你都不是,又有什么资格说淡泊?所以不是大富大贵,不要淡泊名利;不是交友广泛,不要说世上难有知心人。在什么年纪该做什么事,才是踏实人的作风。贾宝玉就是在该负起家庭责任的时候,他却跑去出家,丢下他的大家庭,间接导致了红楼梦的悲剧。我最近读到刘墉先生的一片散文《人就这么一辈子》说道:“人生不过短短数十寒栽,与其老无所依,不如少年时志在四方,老年才会安享晚年,也不往虚度此生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踏实与从容。学会用自己最宝贵的年华去珍惜它们,才会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