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艺术系 >> 正文
不倒的精神丰碑
[来源:本站 | 作者(文/图):艺术设计系 1342班 胡小倩 赵燕利 孟雨霏 | 日期:2016年9月5日 | 浏览3512 次]
  索尔兹伯里说过:“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是啊,红军长征的故事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他们那一段段血与火,生与死的真实经历,让我们感叹,让我们折服!“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毛泽东对红军长征的概括,红军的那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深深地引导着我,牵动着我,长征精神永留我心。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于9月1日晚8点播出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今年的主题是“先辈的旗帜”,将围绕“长征精神”,为同学们讲述红军长征路上的故事。在三位主持人幽默风趣,身为班主任的他们,为孩子们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著名红军指挥官耿飚的女儿耿莹,讲述了父亲长征中“披着毯子上战场”的故事。在现场,她给孩子们展示了红军长征时穿的草鞋,踏着这样简陋的鞋,红军创造了一天远行军达240里的奇迹,相当于绕体育场300圈!在最艰苦的时候,红军一天的口粮只有难以想象的一颗黄豆!红军战士是以超人的意志力克服血肉之躯的极限,创造了“人间奇迹”!
  在第一课“信念不移”中,99岁老红军胡正先讲述了长征途中“红军千里眼和顺风耳”——通信兵的故事。在第二节课“勇往直前”中,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讲述了自己和父亲在长征途中的故事,她被称为“长征中最小的红军”,出生18天后就在马背上的摇篮中踏上征途!而嘉宾贺陵生,讲述了父亲贺炳炎在被敌人打碎右臂后,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勇敢,在没有麻药的情况花两个多小时下锯去伤臂,这才是红军的硬骨头!
  二万五千里长征艰苦卓绝。它跨越了14个省份,翻越了20多座大山,跨过了30多条河流,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
  长征,一部读不完的书。当数万红军踏上征途,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险关口。红军长征以慷慨悲壮的血战,绝处逢身的转折,感怀温暖的情谊,悲喜传奇的记录将长征这部惊心动魄的壮丽诗篇呈现在后辈们的眼前。它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彰显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开学第一课中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长征途中的故事。长征精神要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这些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启发着后辈们坚持不懈的精神。以钢铁般的身躯换来的长征精神,让我们感动更让我们对长征英雄们充满了深深的敬意。理解了长征的精神意义我们要接过先辈的旗帜,传承长征精神,不忘初心。在今后的学习中不畏困难,努力奋发。

版权所有: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常州经济开发区富民路296号 邮箱:lgjoff@163.com 邮编:213025 电话:0519-68785200 苏ICP备10006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