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艺术系 >> 正文
回归文明课堂
[来源:本站 | 作者(文/图):艺术设计系 1443班 王月雯 | 日期:2016年3月21日 | 浏览3206 次]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在,手机已经成了我们课余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也出现了过分依赖手机的现象:惦记着手机,无心听课、作业应付,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学校规定了手机使用要求,在教学区和实训区全天候不得使用手机,并建议每个班级对手机进行集中管理,以帮助同学们养成好习惯。而在我们班,班主任采取了“默契”法进行手机管理:每天早晨,班长都会拿着箱子收手机,如果有同学没有放入箱子,意味着要么没带手机、要么能够全天候自控手机使用,但是只要被发现违规使用手机,就会放班主任处保管一学期。刚开始时,手机箱是满的,渐渐的,越来越少。现在,每天都是空的。每天早晨,班长仍会收手机,然后把空箱子放在讲台上。班主任说,这个空箱子就是一种“默契”,而我们更愿意把它解释为“一种信任”、“一份成熟”。
  箱子虽空,但我班被检查到违规使用手机的情况和次数少之又少,而当个别同学违规使用时,班级同学常常“群起而攻之”,这说明良好习惯的氛围正在慢慢形成。那么,没有手机的时光,我们是如何渡过的呢?
  早读上,同学们有的在看课外书,提升自身的内在修养;有的在认真地练习着书法、素描和色彩;还有的在思考创新,孕育着自己的作品。在课间,同学们积极的完成作业,做好课前准备,等待着老师上课;或是三五扎推,畅聊着最近的新收获、新发现。中午,我班同学已经养成了12:30就回到自己座位午睡的习惯,有很多同学都能呼呼睡着,为下午的课养精蓄锐;下午的自习课,同学们能够大多走出教室,或走向操场锻炼身体,或走进图书馆安静阅读。就这样,我们渐渐喜欢上了这样的生活,利用课余时间提升技能水平,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同学之间的情感更加深厚,在校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感谢这种“默契”,让我们回归课本、回归活动、回归技能训练、回归生活,让我们变得更加理性和成熟。

版权所有: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常州经济开发区富民路296号 邮箱:lgjoff@163.com 邮编:213025 电话:0519-68785200 苏ICP备10006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