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比梦想更重要
是被灰蒙蒙的天空里突然一道微弱的光照醒的。河北省廊坊站到了,这一站过后便将抵达此行的目的地——北京。
开学联大会的这一路还是有些曲折的。先从江阴抵达常州,与就读于南京工程学院的刘晨学姐一起乘坐高铁抵至南京;至京西宾馆与省代表团其他成员汇合。由于看错文件,所以匆匆买了套正装。四点行前会议,印象最深的是省辅导员姜东的那句话,“不要把个人的声音放大成集体的声音,即使这会让你成为焦点。”
车子离开廊坊站时,广播响起:“下一站,北京西站。”听到北京二字,我的心激动地颤抖了下。而此时,云层里竟如此默契地照出一丈耀眼的光芒……真的,这一路都是因严重雾霾而灰蒙蒙的天空,可是就在快抵达北京时,竟然乌云散去,阳光普照。这情景类似周佳老师的经历:“回家途中想要放弃时,在漫长的高速公路上,突然一个巨大的广告牌,只写着:总有一个梦想会实现。”
是的,没有什么比梦想更重要了,这是生命的灵魂,灵魂的精华。
就要抵达北京了,我即将踏上这片梦想中神圣而庄严的土地。
愿一切安好。(2015年7月22日写于高铁)
这里是北京
行走在宾馆到地铁的途中,我望着前方的大马路,和身旁同行的学姐说,“北京和其他地方也没有什么不同嘛!”
学姐嗯了一声,若有所思地说,“嗯,现在城市建设普遍没有什么特色。”
我们入住的地方是“中国职工之家”,是二环内的一家酒店。有好奇的同学上网搜了一下,说这里一晚是六百多元,于是又有许多同行的代表们开玩笑地说:“党和国家对我们真好。”
我和来自徐州市第一中学的未成年小妹妹刘芷辰住在十四楼的房间,拉开窗帘,正对的是“王府井百货”,斜对面是“中国光大银行”,夜晚可以看到左前方的马路上,霓虹闪烁,车水马龙。
忙里偷闲,乘坐1号地铁,花三元钱抵达王府井,才感觉自己真正到达北京。此时已恍然大悟,因为眼前的人头攒动与金发碧眼。逛了小吃街,拍照留影,在街中间一家饮料店花了六元钱买了一瓶冰冻果汁,坐下来和学姐打开了话匣子。
正聊到兴头上,突然一阵狂风引得路人惊呼。我惊喜万分地拍起了街景,捕捉天空与乌云的变化。起身欲走,天空突然下起豆大的雨滴,于是两个人狼狈地从小贩那买了一把十元的塑料伞,在雨中踉跄地跑者躲着,我随口开玩笑地说:“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和你一起撑过的雨伞。”
学姐说北京的排水系统好像“不怎么好”,才下了一会雨,好多地面都变成小池塘了。潮湿的地下通道里,地面上散布着许多旅行社的传单,疲劳狼狈的外地游人用鞋子垫着,席地而坐。这毫不像大都市,倒有一些乡味儿,不过正是因为这些乡味儿,北京才显得亲切许多。
明天还要开会,今天淋了雨洗了澡倒有些感冒了,这真是上天赠我的“礼物”。
现在经历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会成为将来回忆中的某一瞬间,每一个文字每一张照片都是宝藏。
未来的路还很长,要做的选择还有很多。耳边突然回响起我和刘芷辰小妹妹的对话——
我:“24号有演唱会,李荣浩和李宇春会去。”
刘:“李荣浩是谁?”
我:“现在挺火的一个歌手,你不认识吗?”
刘:“我们上学不允许使用手机,而且我这手机跟小灵通似的。与其说是我脱离了这个社会,不如说是这个社会背叛了我。”(2015年7月23日 写于北京职工之家)
病态
一夜睡得昏昏沉沉的,六点钟醒来后,折腾着下床打开窗户,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因为昨晚淋了雨,洗澡后吹了空调,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今天的状态很不佳,头疼得要命。想有放弃开会在床上休息的打算,但在开会入场前的十分钟,我迅速洗脸画淡妆,带好纸笔前去开会。
会议上我听得很认真,尽管大多数人认为它是枯燥乏味的。我却认为这是神圣的会议,记满了密密麻麻的会议记录。回到房间后只想趴着睡觉,小学妹给了我一些随身携带的感冒药,我选择了清热去火的三黄片。
睡了一觉到下午一点,敷了毛巾在额头上。迷迷糊糊还做了噩梦,梦到自己烧到39度,不能去北京人民大会堂开会了,我还惊恐地大叫了声。醒来后犹豫了下,还是披着防晒衣便下楼了。
七月的太阳照在身上,似乎杀死了身上所有水土不服的病毒。听着歌寻找文具店,走进一家王府井百货,逛来逛去,竟然找不到卖文具的。
身体好多了,尽管还是有些晕晕的,但终于体会了那句话的真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希望一切都会好起来!(2015年7月24日 写于北京职工之家)
骄傲
终于踏进人民大会堂,内心激动不已,无法形容。
各省代表团齐聚一堂,一起聆听这场精神与责任的盛宴。
大家都激动地自拍或合影,尽管工作人员一直在强调,不要拍照,快速入座。
很惊喜地是,我竟然自拍时被一位高校学长拍下,结果我的后面是王俊凯小朋友,也算是和小明星合影了。
大家都在自拍时,突然两侧进入礼仪,步调一致,整齐划一地为主席台上的杯盏倒水。这一刻,大家都把手机的注意力转移到了美丽的礼仪小姐身上,因为她们的整齐,实在是令人惊奇。
很多人都在自拍,忽略了两侧投影里的宣传片,学联的发展史和社会各界名人的寄语,我看得津津有味,就在这时,大会正式开始。
拉歌环节我身旁某一著名高校的学生会主席声音洪亮,我在内心赞叹:这一定是一个大有一番作为的热血青年。
漫长的领导人讲话开始了,由于近几日连续不断的会议,睡得晚起得早,有些学生会主席不免打起了瞌睡。
我依旧庄严而神圣的,尽可能多的,一字一字记录下领导人的讲话,密密麻麻快一页时,一回头——
好家伙,身旁的学生会主席已经睡着了……
唉!无法改变周边的环境,就让我改变自己吧!还是继续做我的会议记录吧。(2015年7月25日 写于北京人民大会堂)
后记
再次翻开那本黑色笔记本,首页是学联的标志 “1953,江苏省学生联合会”几个字映入眼帘。接着便是十余页纸的日记与会议记录。笔记本的最后一页还有刘芷辰小妹妹熬夜为我画的肖像。恍惚中,人民大会堂,天安门,抗日战争纪念馆;开不完的会议,忙里偷闲的畅聊,神圣的审议投票,点点滴滴宛如昨日……
当一开始得知自己有可能去北京人民大会堂时,激动得失眠了整整一宿,空间留言板6月27日还保留着自己激动失眠的记录,一眨眼,这场盛宴就已结束。
承认那时不成熟的自己还曾因无法适应周边的环境,而迷茫彷徨过。现在已懂得:“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你总还可以做最好的自己,因为你即你选择。”
回到学校后,紧接着经历了省创业大赛和社团联合会主席的洗礼,自己的性格与心态又得到磨合,我想,这大概就是青春里成长的意义吧。
以独立之志,做合群之事,以思想与良心去担当。
记得好几次的主席团例会上,我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与学联精神传承于周围的学生干部。“内外兼修”“聚是一把火,散是满天星”“有梦想,有力量,有血性,有奋斗,有热血的新一代青年”……
距离北京那段难忘的时光已过半载,现将当时的随笔日记整理成文,与广大青年学生共勉。(2016年1月3日 写于刘菊秀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