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交通系1574班由江涵宇同学创建的社团“飞轮社”,原名为“梦想风筝社”正式开展了创建以来的第一次活动。时间是周三下午3.4节课,在社长江涵宇的带领下,成员们在活动场地操场上将之前准备调试完成的航模控制起飞,社长江涵宇耐心指导社团成员。我系的社团不多。江涵宇社长说“总有那么一天,我要让我们的社团成为刘国钧高职校的上空飞满我们的骄傲,我要让我们的社团成为刘国钧高职校的最棒的社团,整个刘国钧都会为我们感到骄傲的。”
江涵宇同学的一席话,慷慨激昂,充满斗志,还有少年的热血与青春的梦想,据江涵宇同学介绍,这个社团的名字看似平淡无奇,但其实耐人寻味,他们曾经斟酌了近一个月,期间名字换过无数的名字。为什么?因为他们对这个社团的热爱,以及对梦想的追求。一开始叫“梦想风筝社”意为“梦想由一天风筝飞满刘国钧”,后改名为“梦飞风筝社”,含义是“梦想飞翔,梦想启航。”在社长江涵宇和副社长侯胤帆的决定下,最终改名为“飞轮社”。为什么要叫飞轮社?这主要还是围绕一个“梦想”展开,可能有人会想,这飞轮社和梦想有什么关系,有些人还觉得这个名字有些幼稚,低俗。后来在副社长侯胤帆的介绍下才了解到这个名字的含义。所谓飞轮社并不是会飞的轮子,而是要把两个字拆开来讲。“飞”即飞行器,从最原始的风筝到飞机模型、航模到飞行机器人。“轮”即汽车模型行走机器人,到转轮‘陀螺’以及悠悠球。本来只是风筝,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改变呢?
在副社长的宿舍有一位超级陀螺爱好者,对陀螺研究颇深,因为现在有专业的陀螺比赛,自然有些陀螺是需要很复杂的组装技术的,这位陈龙同学可以将一个被拆散架的陀螺在很短的时间里闭着眼睛将陀螺进行改装,提高转速、平衡力等,这一直是陈龙的梦想,这时候侯胤帆同学提议既然风筝是为了梦想,那为何不让更多的的任来完成自己梦想,于是社团涉及内容扩大,最后更名为“飞轮社”。
自此,“飞轮社”诞生于刘国钧,它所展现出来的是一种生机勃勃、蓬勃向上、勇往直前、敢于探索、欣欣向荣的新生力量,是我们刘高职饿的力量。在严谨科学的理论以及创造力的领导下,他们将放飞属于自己的梦想,等待他们的未来将硕果累累。我们相信他们的梦想在飞轮社将得到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