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必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
《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
在孝方面,虽然没对父母做不住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有时,父母过于关心,多唠叨几句,反而心里不舒服,忍不住顶嘴。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无缓;父母令,行勿懒;父母数,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如不枉对父母的尊重。孩子是从小培养,不利于预习品行的话不要再孩子面前。我妈妈有时心里不舒坦,做事时总爱唠叨几句,被弟弟听见便学去了,总是在不分场合地讲,让妈妈很难堪。以前幼儿园没什么负担,他回来第一件事总是奔到电视机前,吃饭时也端个碗一动不动地看。最后天生的散光,眼睛度数更深了。上了一年级后眼镜就没有拿掉过。父母总是责骂他,他不听,也不忍心对他动粗,就随他去了。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幼儿时期良好品行与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
《弟子规》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它关系到家园、人格。尊尊一本书,在每代人的虔诚阅读的信奉中,欺入了人类的精神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