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古爱花成性,始终以虔诚欣赏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尤以赋予花草人格为甚,这在民间习俗中早有体现。如华夏历法就将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各地因为花期的到来时间不同而不同)定为花朝节即百花的生日。这一天,古汉族先民们在出售莳花时,照例用红布条或红纸束缚花枝,谓之赏红或护花。
如同中秋节,端午节一般,花朝节曾经作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与上巳节,元宵节并称为三大节。花朝节至迟在唐代即已形成,因为在唐代的诗文及史籍中,关于花朝的记载已很是常见。但是这一传统节日后来却日渐消亡了。如今花朝节仅存在于中国广西宁明、龙州一带壮族人民的生活中。
3月26日,农历二月初七,当校园里第一朵花悄然绽放时,我们穿上先民所赐予的华夏族传统服饰,用传统的方式互行同袍之礼,共束礼节。按照传统的习俗祭祀百花之神,正因为如此,花朝节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为生性爱美的女生所喜爱的节日,故我们此次参加祭祀的都是女生。因为祭祀是隆重的礼仪,因此祭祀之前应该先行沃盥礼,净手洁面,象征整个仪式的纯洁庄重。而后依照周制古法宣读百花祭文,焚香,上前一步,三拜三兴,而后上香,依次完成。最后,将象征护花的彩色纸条系于花枝之上。一套简化的祭祀花神才算正式完成。
有人说,祭祀是传统文化中的迷信文化,应该加以取缔。其实不然,祭祀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汉族族人对于祖先的庇佑以及大自然的恩赐的感恩之情以及崇敬之情。在如今这个礼乐,信义缺失,金钱至上的时代。人们似乎早已失去了一如过去的人们的那种纯真以及信仰。故汉服运动绝不仅仅局限于复兴一件衣服那么简单,而是相对于古汉族文化的一种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