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我们都熟知的一句俗语。曾几何时,我们会对在干净的校园扔下一团废纸而不以为然,我们习惯于将口香糖涂抹在洁净的地面,把恶习当做个性。“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连刘邦都如此劝诫自己的儿子,我们又何尝不能“日行一善积善成德”呢?
我们要存善心,助人为乐、要乐善好施。在别人急需帮助的时候不带任何功利色彩而随手而为,举手之劳,既给了他人方便,也使自己感受本身的价值和品质而自信与自豪。孝顺父母,父母是生命的源泉和生存发展的抚育者,他们的恩德一辈子都报答不完,一点儿都懈怠不得,所以要把行孝放在第一的位置,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善待环境,爱护动植物,让他们平等和谐共生。不欺凌弱小、不浪费资源、不伤害动植物,理解生命只有一次的崇高情感。善待自己,形成平常心、正义心,不要因为一己私利而做出“恶”事。
善待他人,以人为善。善待他人是行善的最根本所在,我们要在善心的支持下能善意的理解他人。相信大家都是善良与美好的,只有人人都付出信任与真诚,都把周围的人以及所处的事看成是自然的、美好的,可以理解与支持的,始终能认真地为他人提供方便,也认真要求自己的语言与行为总能鼓励他人行善积德。说善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与人和谐共处的重要条件,一句好话三冬暖,一句恶语恨不轻,可见善言的重要,所以要养成用善心支撑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往,不断地积累如面春风的和言细语。
同学们不仅要要求自己能善在家庭,更要善在校园、善在社会,形成无处不善的行为习惯,保持行善之举事事可为,处处可为,时时可为。善在学校,善在家庭,善在社会,善在有人监督、无人赏识时,也善在独处、独行、无人知晓时。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从小事做起,“日行一善,积善成德”,做有“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