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班会课,班主任曾经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情景故事:
一天中午,两个老师吃完饭有说有笑地往办公室走,路上碰到两个女生,其中A女生很礼貌的叫了一声:“老师好!”,而B女生一声不吭地从旁边侧目走过。等老师走远一点时,B女生埋怨A女生说:“那个老师又不认识你,干嘛叫他啊!”
讲完这个故事,立即引起同学们的诸多议论。有的同学说:“就是啊,不认识,为什么要打招呼呢?” 有的同学说:“打一声招呼又没什么!”有的同学接着说:“就是啊,舌头打一滚,又不折本!”……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最后,班主任说,说穿了,打招呼,就是“舌头打一滚,又不折本!”的事,一次不认识,两次呢?两次不认识,三次呢?……次数多了,就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师生之间说不定也就成了朋友呢。有礼貌的打招呼,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必要手段,每一个社会人都离不开沟通交流,那就让我们从学会打招呼开始吧!
这个情境故事给我的印象很深,至今记忆犹新!是啊,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对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与人之间难免磕磕碰碰,有时甚至失礼失态,一句“对不起” 就能使怨气烟消云散,反之,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酿成人间悲剧。不过是一句“对不起”而已,有的人却为了面子不愿说出口。所以,祸端往往就是这么产生的。在人际交往中,学会道歉,是我们从小学做人很重要的一项道德修养,我们要学会说“对不起”,力争做个文明青少年。而且,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文明用语则是通往心灵的金钥匙,在交际中能否使用文明用语,反映着一个人的修养,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而文明礼仪最重要的是养成习惯。如果只是偶然在见到老师、家长的时候才想起来打个招呼,问声好,那样是远远不够的。要在见到每个老师的时候都主动打招呼,才是成功的做好了文明礼仪。
个人礼仪是其他一切礼仪的基础,是一个人容光焕发、仪表、言谈、行为举止的综合体现,是个人性格、品质、情趣、素质、精神世界和生活习惯的外在表现。总的规范为:整洁清爽、端庄大方。在交谈的时候,态度要诚恳,表情自然大方,语气亲切,表达得体,谈话时不可用手指指人,做手势动作幅度到位,谈话者应保持适当的距离。对长辈、师长说话得尊重。对下级晚辈要平易近人。
希望我们每个国钧学子都能领悟到文明与礼仪的重要性,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些,那么校园将会更和谐,世界也将会更美好,我们生活的世界也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