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 正文
读《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来源:本站 | 作者(文/图):经济管理系 1213 彭唯一 | 日期:2014年6月9日 | 浏览3930 次]
  作为一个中国人,令我自豪的,除了五千年传承的百家精神,就是各种饮食文化了。
  最近,《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已经结束。但许多人却因为这部纪录片,在吃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也不例外。
  《舌尖上的中国》聚集了中华大江南北的特色饮食,家常饭菜。同一种营养物质的获取,内蒙古与一千三百多公里外的云南的方式就不同。又因为气候的不同,地理环境的不同,东西方、南北方的饮食习惯就不同。
  自从《舌尖》第二季播出后,每周五晚上,我都会抱着一些吃的——什么都可以,只要能吃。水果、面包、牛奶、鸡爪……齐上阵,就是为了在看《舌尖》的时候边吃边看解馋。
  中国地大物博,因此东西方,南北方的文化差异也是十分的明显。《舌尖》正是展现饮食文化的平台。其中展现的是物质的美味,体现的是精神的传承。
  常州属于苏南地区,与常州直线距离为七百多公里的河南开封,在黄河边上,算是北方城市了。每年“十·一”小长假是我与家人雷打不动的开封七日游。游览名胜古迹之后,便是吃的时间了。腥膻味浓重的羊肉汤,是北方的一种代表性食物。对于我来说,不能多吃哇!一年一次尝尝鲜,把最美的味道留给回忆。
  去开封,水土不服是难免的。因为常州与开封的气候不同,饮食不同。
  在英语课上,老师说:“英国人不能没有土豆,意大利人不能没有番茄酱,而中国人呢?什么都能吃。”我想,中国人之所以什么都吃,正是与我们的文化,传承,思想,精神息息相关。
  在这个中国日益强大的时期,《舌尖》是一个良好的平台,向世人展示出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性,从吃中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版权所有: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常州经济开发区富民路296号 邮箱:lgjoff@163.com 邮编:213025 电话:0519-68785200 苏ICP备10006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