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下午第三节课,刘国钧精神讲演团培训活动在图文信息楼1109会议室再次展开。全体成员用热烈的掌声迎接前来指导的重量级老师——来自常州纺织服装学院的李丽明教授。李教授是常州普通话测试站副站长,在演讲、辩论等领域都颇有造诣。
从培训一开始,李教授就以其饱满的精神面貌,给所有讲演团成员做出了榜样。她首先极具技巧地抛出丘吉尔和撒切尔夫人的故事:前者因熟悉演讲的精神内容,从而克服脑子一片空白的紧急状况,提醒所有演讲者必须广泛搜集材料;用后者对同一句话反复练习,体会不同语气,提醒演讲者练习和熟悉文本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紧接着,李教授用“我们能行吗?”的提问来鼓励在场所有讲演团成员要有信心。
第一次“能”的回答略带犹豫,但接下来的指导就是来消除这些犹豫的。从《生平综述》到《流落在埠头》,再到《不拘一格选人才》,每一位同学都走上前台,展示自己目前的状态和水平。
李教授则针对每一篇文稿特点和相应演讲者个人特长,逐一进行点评和指导。如文稿比较书面化,演讲同学就要注意将其尽量口语化,易于听众理解;描绘刘国钧早年在艰难环境中努力奋斗的故事,演讲时就应充分体现出讲故事的特点,放慢语速,娓娓道来;带有大量对话的刘国钧办厂历程,表达时就首先要注意用不同语速来区分对话双方,才能将人物形象塑造好……在反反复复磨练中,每一位同学的表现都越来越好,表情愈加自信,声音愈加高昂,手势、动作也渐渐加入,有一种焕然一新的面貌。
最后,李教授夸赞讲演团同学在演讲方面基础很好,语言表达和表情都很到位,只要再多加实践,必定会带来很精彩的演讲。
李教授还特别叮嘱同学们:要“备”稿子,而不是“背”稿子,对演讲内容的熟悉不仅仅是语句熟练,更重要的是领会文字背后的精神实质。“备”好稿子之后,只要带着“从容”的心态,演讲就没有问题了。
“我们能行吗?”“能!”整齐而自信的回答,再次响起。
刘国钧精神讲演团所有成员们都带着十足信心、满意的微笑、沉甸甸的收获结束了今天的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