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学期的语文教材中我翻阅到了李清照的《声声慢》,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李清照的作品了,早在初中的时候、我就已经喜欢上了这位女词人的才情——清幽的笛声带着微醺的醉意在散发着粉红色弥香的夏荷上发呆。你,泛舟湖上,手划一把小桨于宁夏湖的灵芬里。多次面对沈沈寂寂的湖,我茫然的疑惑:旅途的背包,装着我的未来多少?自从我深知了你的故事,我的行囊便多了一份沉重,内心也多了一份凄迷。
十八岁的你与丈夫正可谓“夫妇擅朋友之胜”。婚后,你同夫君相互砥砺,进行词的创作,技法日臻成熟。这种高洁清迈的日子好不令人艳慕。在写给丈夫的书信中,你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留下了那“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千古绝唱!书信中,那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于纸上。
想到这里,你的嘴角挂着一丝笑意——你看到湖面上自己的倒影,便不禁顾影自怜。于是,你的《阴花醉》和“顾影自怜”便装进了我的行囊。由于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你与赵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与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千年前,你在守望,守着你和丈夫的最后誓言。可他的“缒城逃跑”却使你对他心灰意冷,于是,你在逃亡中写下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夏日绝句》。于是,你的“守望”和《夏日绝句》便装进了我的行囊。
目睹了国破家亡的你“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多年的背井离乡,你那颗已残碎的心,又因各种因素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秽渲染,受到了严重的残害。你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优酷,流徙漂泊,最后寂寞的葬在了江南。于是,你的《金石录》和忠贞的灵魂装进了我的行囊。就这样,你的背影在历史的浅青色的雾霾中被隐了去。
记忆中,一位头戴发簪,洋溢着中国古典美的女性在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对面行囊中所装的一切,我唯叹:“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青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栏杆,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你的爱被阳光埋葬,恨被历史收藏,痛被孤独沉淀••••••你也总是用一抹苍凉,笑叹一世苍茫。你用桨在湖面划开一道道浮萍,惊起的鸥鹭飞行的痕迹在饱蘸离殇的黄昏天空划下一道道淡紫色的伤痕。
对面行囊中所装的一切,我、粲然一笑••••••当你老了,羽绒一样轻柔的句式,爱和疼惜、在字与字之间落英缤纷。——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