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下午,班主任孙老师到班上通知说,今天的班会课主题是《恋爱,你摊上大事儿了》。大家听后,惊呼声一片,觉得今天真的摊上大事儿了。
最近,学校围绕“男生女生节”开展着各种活动,我们此次班会选择了男女生的交往这个话题。班主任给大家播放了两段CCTV的谈话评论类的节目视频,分别是《心理访谈之孩子“早恋”了》和《集体舞诱发早恋争论,凸显性教育缺失》。毕竟是央视的节目,制作水准较高,内容很有说服力。大家看的过程中,时而欢笑,时而安静,时而感叹,时而惊讶,时而唏嘘。最后,班主任结合视频内容,与大家分享了对“早恋”恐慌现象的看法。
在观看第一段视频中电视剧《家有儿女》片段时,教室里笑声不断。刘星误以为姐姐小雪早恋,告诉了父母,父母听后非常紧张,很坚决地反对。第二段视频讲得是,近期教育部推广校园集体舞,而很多家长担心男生女生跳舞会诱发早恋。另外,还介绍了一些学校对于男女生交往、接触的各种限制规定。这两段视频都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家长、学校对学生早恋现象的高度紧张和担心,进而阻止学生的异性交往、异性接触,相互间的误解很有可能使学生产生抵触、逆反的情绪,引发更糟糕的后果。
孙老师讲到,青少年阶段是恋爱发生率很高的时期,其中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家长、学校对学生恋爱的担心,也有着社会原因和学生个人原因。社会的竞争、性知识的普及不足、色情和医疗等误导信息的泛滥,都让恋爱近乎于不定时的炸弹,能不让家长和学校担忧吗?社会文化产生的制约作用,导致了学生的性教育、情感教育的普遍缺失,成为学生心理成长的瓶颈。“早”并不在于年龄的数字。心理滞后于生理,也就有了“早恋”这个中国特色的名词。在座的同学都成长于这样的环境、有着类似的成长状态,老师最后提醒现在的我们,恋爱是大事儿,有承担不起之重。友情是必需品、耐用品,恋情是奢侈品、易碎品,请小心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