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们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作为标语来提倡爱护环境,珍惜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这句话我想已经深深烙进了大家的心中,是的,因为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但是,在爱护地球的的同时,我们也许忘了一件事,那就是——节约粮食。
从古代开始吧,我们就有了勤俭节约的意识,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美德。这是我们的传统,也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
可就是这样的原则,却比不上我们现代人的面子重要。你知道吗?中国每年浪费粮食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量的十分之一 。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500亿公斤的粮食,2亿人一年的口粮!这些的数据多么让人觉得惊心动魄啊!也许,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饥荒,没有体验过肚子饿到极点的痛苦。也许,你会说,现在的小康生活,还有多少人会挨饿?可是,我们是否想过,在遥远的西部,还有多少吃不饱的孩子!
古代有位诗人曾经写过这样的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反映的就是农民种田的辛苦。粮食是他们辛勤劳作的结果,可是我们为什么却一点都不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反而要浪费呢?没错,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让粮食的产量噌噌上涨,可是那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吃饱,造福人民,而不是为了让我们更加肆意的去浪费啊!我们这样做,是否顾及到了他人的感受?这样做,不是太过分了么?!
人都是好面子的动物,都有自己的虚荣心,当我们每次去吃饭,都会为了在客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慷慨大方而拼命点菜,不管自己是否吃得下去。吃完之后,再次为了自己的面子,表露自己的“豪爽”和“大方”而将剩余吃不完的菜扔在饭桌上,并且将打包带走认为是丢面子的行为。对于这些,我真的很想说,这些人要的是面子,可他们丢掉的呢?依然还是面子,还有我们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
所以,请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而浪费他人的劳动成果;请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而放弃中华的传统美德。“光盘行动”人人有责!今天,你“光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