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 正文
雷锋,就在我们身边——记1134班主题班会
[来源:本站 | 作者(文/图):信息工程系 1134班 陈嘉玥 | 日期:2012年5月29日 | 浏览9411 次]

  雷锋,一个普普通通的解放军战士,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曾经响彻中国大地,在那火热的年代里,多少颗心为他而跳动,又有多少人把他的日记做为座右铭,学习一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1134班开展了本次班会活动。借用罗丹的一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雷锋,而是缺少发现雷锋的眼睛,我们借纪念雷锋这个平凡的伟人为契机,发掘我们身边的雷锋,发扬雷锋精神,使我们的班集体更加团结,互助和友爱。
  也许,做一名“活雷锋”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复杂,在和平时代不需要我们舍己为人,也许举手之劳,我们就能使自己,使别人收获别样的快乐。班会伊始,我们思考自己做过的最近一次好事:捡起同学掉落的饭卡、帮同学打热水、帮同学整理课桌……在同学积极的讨论中,不难发现,不需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举,雷锋精神在平凡的小事中闪烁着光芒,而通过同学们的情景剧更是让我们确信,雷锋并没有走远,雷锋就在我们身边。
  接着,主持人们介绍了雷锋的生平,以及2010年“感动中国”孙秀芳老人。几十年复一日的坚持告诉我们,“雷锋精神”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在小事中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而在我们的身边,志愿者部也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学雷锋”日慰问敬老院,在知道其他学生有困难时,发动捐款,带去温暖。当然,在1134班,也不乏助人为乐的同学。短暂的视频集中,我们也了解了不少“雷锋”典型,他们或许没有出众的成绩,没有滔滔的口才,但他们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同学,用实际行动创造着善与美。
  随着物质生活的重要性逐渐上升,人情日益淡薄,当“小悦悦”事件、“彭宇案”昭示着道德的滑坡,使人们不断发问雷锋是否消失的同时,我们敢说:不,雷锋还活着。雷锋,一个乐于奉献、积极向上的青年,早已不仅是五十年代的时代烙印,更是我们——新一代青年的楷模,是爱与信念的象征。在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雷锋精神,任何时代都有人在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而雷锋,不是遥远的记忆,而是我们的身边一个个普通的同学。让我,让你,从现在行动起来,建立一个更融洽的世界。



版权所有: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常州经济开发区富民路296号 邮箱:lgjoff@163.com 邮编:213025 电话:0519-68785200 苏ICP备10006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