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在这个平凡的日子里,我们0833班参与了一次不平凡的活动——去儿童福利院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看望孤残儿童并送上我们的一片爱心。也许这次活动不能说有多重大,但是对我们而言意义却非同一般。
常州市儿童福利院这个大家庭,如今收留了约150名孤残儿童,他们大多患有各种不同程度的残疾,如肢体残疾、听、视力障碍、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脑瘫等,承受了身体残疾和被亲人遗弃的双重打击,但福利院,就是他们共同的家。
下午1:30,我们准时来到位于丽华北路的常州市儿童福利院,在一位义工阿姨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他们的教室,首先我们来到了大一点的小朋友教室,他们都在座位上等待老师的上课,他们看到我们到来很开心,还主动和我们打招呼。福利院的孩子们都是分班上课的,2到4岁的孩子一个班,5到8岁的孩子一个班,9岁以上的孩子一个班。
为了和更多的孩子交流,同学们分开来到不同的班级。有的同学在小班里和小朋友们一起唱起儿歌,一部分同学把我们带去的涂色书和小朋友们一起涂色,一部分同学就给小朋友们讲故事。在一个小班里,我拉起一个孩子的手,他虽然没有正常人的容貌,可笑起来依旧是一脸的灿烂。我心疼地摸着他的小脸,逗他开心。他们有听力视力的障碍,我们和她们交流他们可能听不到,但我相信他们能感受的到,我们把他们抱在自己的怀抱里,教他画画,给他们并拿出一块饼干,送进他的小嘴里,看着他开心地吃着,笑着,我酸楚的心感到了一丝安慰。
在另一个稍大一点的班,我们先是给他们讲了几个小故事,没想到这些可爱的小朋友可乖了,他们认真听着我们讲故事,聚精会神的样子让我们折服。接着我们又为小朋友发小点心。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并没有一拿到东西就开吃,而是会说一句:“谢谢姐姐哥哥,大家开始吃吧。”从这一细小的举动,可以看出他们是如此的感恩,如此懂事。他们不会将自己不幸的人生怪罪于社会的不公,相反,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然后我们又通过互动小游戏,让福利院的小朋友们都参与进来。我们一人带领一个小朋友开始了我们的小游戏“抓尾巴”。我们把用报纸撕成的小条,放在小朋友的屁股后面,他们每个人还为自己选了一个动物,有的当老虎,有的当猴子,有的当马……他们仿佛从来没有这样开心过。我们就保护好小朋友的尾巴并指导小朋友们去抓其他人的尾巴。小朋友们撒开了欢,尽情的玩耍,不亦乐乎:整个大厅充满了我们欢声笑语。被抓到的尾巴的小朋友到中间来给我们表演节目,于是有唱儿歌,背唐诗,背散文等等。其中一位叫小王的小朋友让我记忆深刻,他是一位盲人,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他会背很多唐诗,读起来声情并茂,声音洪亮,富有感情;他又唱了一首《红星闪闪》,让周围的人都沉浸在他的歌声中。
通过这半天的相处,我们了解到这群身残志坚的孩子,虽然没有父母的关爱,但是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依旧茁壮成长。也许他们在肢体上有缺陷,可是我们更应该把他们当作正常人一样去对待,献爱心不单单只是捐资捐物,更多的是给予他们心灵上的慰藉。
有人认为“公益”是像陈光标那样有钱人的事情,与我们普通人无关,可事实上,“公益”真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唱着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让我们将爱心传递,尽自己的努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千千万万个的力量却是巨大的。希望能有更多的老师和同学一起加入我们,用我们的力量帮助需要帮助和关怀的人。
公益,让我们从现在做起。